了解磁盤內容:
df:
df -a? ?(-a是列出所有,-k以kb顯示,-h以Gb顯示,-m以Mbyte顯示,-H為用1000b代替1024b,-t為顯示文件類型,-i為用inode顯示容量):(常用為i,h,k和m)
du:
列出所有文件夾包括隱藏文件指令du(可查看大小):(注:常用為b,k,m和h同上的含義顯示為多少比特,k為1000b,h為Gb)
du? -c? ? 可以算總量,如果在問號位置加具體的文件或目錄可以總計目錄的大小
注意:du? ?-s只有總計:
指令格式用 du? -sh(此處為指令-s,-a等) filename(就是的翻譯過來的文件或目錄名)來記憶。
fdisk:
輸入-l:
查看根目錄:最下面兩個第一個是根據上面的提示指令操作磁盤,第二個的q或者w要注意了,q是保留原本不修改,w是執行并修改,注意不要隨便按w
當我們加入一塊硬盤之后:查看到sda這個多余的硬盤,我們把它加入到Linux系統中去
然后給該硬盤劃分分區:輸入劃分指令,然后按n劃分分區(n劃分,p打印,w執行保存,q退出不保存,d刪除),在選擇分區時要對主分區和拓展分區進行選擇,e為拓展分區,p為主分區。我們先進行主分區的配置按照他的提示一步步打出參數,如在選分區之后會出現區域名字,起始位置,以及大小,然后按p打印查看。同樣的我們繼續劃分區域(如拓展區域):
我們也執行可以刪除分區:
一直劃分區域直到4之后:
從5開始全是直接輸入大小,其實是直接劃分的4內部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