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工業互聯網密碼技術應用Q&A
Q1:設備身份認證與接入控制
Q2:通信數據加密與完整性保護
Q3:遠程安全訪問
Q4:平臺與數據安全
Q5:軟件與固件安全
Q6:日志審計與抗抵賴
首傳信安-解決方案
總結
工業互聯網通過將工業體系與互聯網體系深度融合,將工業領域中的人、機、物等生產經營要素全面聯通,形成了影響工業和經濟發展的關鍵信息系統。從封閉的工業環境到開放互聯網的網絡環境,工業互聯網安全形勢嚴峻。以下針對核心安全挑戰,梳理關鍵問題與應對方案。
工業互聯網密碼技術應用Q&A
Q1:設備身份認證與接入控制
主要問題:工業現場設備(PLC、傳感器等)數量龐大、來源復雜。如何確保接入設備合法可信?如何防止非法/惡意節點接入?
解決方案:①為每個設備頒發唯一的、基于公鑰基礎設施的數字證書。設備在接入網絡或與其他設備/平臺通信時,通過交換和驗證證書來證明身份。
②在設備出廠或部署時預置共享密鑰,用于設備與網關或控制中心之間的雙向認證。
③考慮到工業設備資源(計算、存儲、功耗)受限,采用優化或輕量級的認證協議(如基于國密SM2/9算法的精簡實現)。
核心價值:可以防止非法設備接入、防止設備被仿冒或替換,建立設備間的信任關系。
Q2:通信數據加密與完整性保護
主要問題:工業網絡中的數據傳輸(如現場設備到控制器、控制器到SCADA、SCADA到MES/云平臺)易遭竊聽/篡改,傳統工業通信協議缺乏安全機制。如何防護?
解決方案:①在TCP/IP層應用TLS/SSL協議或其工業定制版本(如OPC UA over TLS),提供端到端加密和完整性校驗。
②在應用層協議(如MQTT, CoAP, OPC UA)中集成加密和消息認證碼功能(使用對稱算法如AES、SM4,或非對稱算法如RSA、SM2)。
③在遠程訪問或跨區域網絡連接時,建立加密隧道(如IPsec VPN, SSL VPN)。
④使用HMAC或基于國密SM3等算法生成MAC,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未被篡改。
核心價值:保護生產數據、控制指令、工藝參數等敏感信息不被竊聽,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防止“中間人攻擊”和指令篡改。
Q3:遠程安全訪問
主要問題:工程師、運維人員需要遠程訪問工業現場設備進行調試、診斷和維護。如何確保遠程訪問的安全,防止未授權訪問和會話劫持?
解決方案:①要求遠程用戶使用多因素認證(用戶名/口令 + 動態令牌/數字證書/生物特征)。
②必須通過加密的VPN隧道(如SSL VPN)訪問工業網絡。
③基于角色和最小權限原則,嚴格控制遠程用戶能訪問哪些設備和執行哪些操作,通常結合數字證書或令牌進行細粒度授權。
核心價值:安全地支持遠程運維,降低現場維護成本,同時防止非法遠程入侵。
Q4:平臺與數據安全
主要問題: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大量高價值敏感工業數據(設備狀態、生產參數等)。如何保護存儲數據?如何安全共享與分析?
解決方案:①對存儲在數據庫、云端或邊緣節點的敏感數據進行加密(靜態加密),使用AES、SM4等算法。管理好加密密鑰至關重要。
②應用透明數據加密或字段級加密。
③在需要多方協作分析數據但又不希望暴露原始數據時,使用高級密碼學技術(安全多方計算/同態加密),在加密狀態下進行計算。
④結合密碼哈希函數等技術,在共享或發布數據前去除或混淆敏感個人信息。
⑤建立密鑰管理系統,安全地生成、存儲、分發、輪換和銷毀密鑰(使用HSM等硬件設備增強安全性)。
核心價值:防止內外部數據泄露,滿足隱私法規要求,實現安全的數據利用和價值挖掘。
Q5:軟件與固件安全
主要問題:如何確保設備軟件/固件更新包來源可信且未被篡改?
解決方案:①?軟件/固件發布者使用私鑰對更新包進行簽名。設備在安裝前使用對應的公鑰驗證簽名,確保更新包的來源可信和內容完整。
核心價值:防止惡意固件或軟件被注入設備,保障設備運行環境的安全。
Q6:日志審計與抗抵賴
主要問題:如何確保關鍵操作日志(參數修改、指令下發、用戶登錄)的真實性、完整性,防止操作抵賴?
解決方案:①對重要的操作記錄進行數字簽名并附加可信時間戳。
核心價值:提供操作行為的不可否認性,滿足合規審計要求,便于安全事件追溯。
解決方案
工業互聯網網絡是構建工業環境下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業控制系統通過網絡連接,實現數據在設備層和平臺層之間流動,進行數據分析、運營決策,智能控制等,最終實現生產優化。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新型電力系統“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使能基礎設施。首傳信安自主研發的量子安全網關,支持RS485、RS232、WiFi、5G 等工業接口;滿足實時應用業務數據加密高并發、低延時要求。首傳加密安全網關能保證通信前身份認證,建立安全的傳輸通道,保證通信過程中數據機密性和完整性。下圖首傳信安在電力行業的應用拓撲圖:
總結
工業互聯網安全需建立算法自主、分層防護、持續演進的密碼體系。通過設備層輕量化認證、網絡層國密協議增強、平臺層數據加密三位一體防護,為智能制造構筑可信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