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Prompt)
定義:輸入給大模型的完整文本刺激,是與模型交互的主要方式。
特點:
- 是最廣義的概念,包含其他幾個元素
- 整體輸入的總和,包括指令、上下文和樣本等內容
- 決定模型如何理解和處理請求
示例:
分析這首唐詩《登鸛雀樓》的意境和寫作手法。"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指令 (Instruction)
定義:明確告訴模型要做什么的命令性語句。
特點:
- 直接、明確的行動指示
- 通常用命令式語氣表達
- 常放在提示的開頭位置
示例:
總結以下文本的主要觀點,并提煉出三個關鍵信息,用簡潔的要點形式呈現。
上下文 (Context)
定義:為模型提供的背景信息和相關知識。
特點:
- 幫助模型理解任務的周圍環境
- 提供相關背景知識或限定條件
- 可以是事實、情境描述或參考資料
示例:
以下是一段關于公司年度財報的分析,針對的是一家成立三年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主要投資者關心增長率和盈利能力:
樣本 (Shot)
定義:在提示中提供的示例輸入和輸出對,展示期望的模式。
特點:
- 提供任務的具體例子,展示期望的輸入-輸出模式
- 使用少量樣本教導模型(少樣本學習)
- 通過實例說明而非抽象描述
示例:
輸入: "這部電影太無聊了"
分析: 負面情感,表達不滿,強度中等輸入: "服務非常專業,環境也很舒適"
分析: 正面情感,表達滿意,強度高
補全 (Completion)
定義:模型生成的輸出內容,對提示的延續或回應。
特點:
- 模型生成的響應內容
- 是提示工程的目標產物
- 取決于提示的質量和模型能力
- 完成用戶未完成的內容或回答用戶的問題
示例:
(用戶提示)“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可能包括”
(模型補全)“…更深入的多模態融合、自主系統的規模化應用、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
概念間的關系
層級關系:
- 提示 (Prompt) = 指令 (Instruction) + 上下文 (Context) + 樣本 (Shot) + 其他元素
- 補全 (Completion) 是對提示的響應
功能關系:
- 指令定義"做什么"
- 上下文提供"基于什么"
- 樣本展示"怎么做"的實例
- 提示整合所有輸入
- 補全呈現最終輸出
實際應用示例
完整提示示例:
【指令】對以下客戶反饋進行情感分析,分類為正面、中性或負面,并提取關鍵問題點。【上下文】這些反饋來自一家在線教育平臺的用戶,主要關注課程質量、教師互動和平臺使用體驗。【樣本】
反饋: "視頻質量很差,經常卡頓,浪費我的時間。"
分析: 負面情感;關鍵問題:視頻技術問題,導致用戶體驗不佳。反饋: "講師知識淵博,但課程進度有點快。"
分析: 中性情感;關鍵問題:課程節奏需要調整,講師表現良好。【任務】
請分析: "平臺界面設計直觀,但支付系統經常出錯,客服響應速度慢。"
模型補全可能是:
分析: 混合情感(部分正面、部分負面);關鍵問題:支付系統技術故障,客服響應效率低,界面設計是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