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 鏈路聚合概述
1. 基本概念
2. 實現條件
3. 成員接口和成員鏈路
二. 鏈路聚合模式
1. 手工模式
2. LACP模式
三. 負載分擔
1. 基于數據包的負載分擔
2. 基于數據流的負載分擔
一. 鏈路聚合概述
1. 基本概念
鏈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通過將多個物理接口邏輯捆綁為單一邏輯接口(如Eth-Trunk)的技術,實現:
- 帶寬疊加:成員鏈路帶寬總和(如4×1Gbps=4Gbps)
- 高可靠性:成員鏈路互為備份
- 負載均衡:流量按算法分散到各活動鏈路
2. 實現條件
必要條件 | 說明 | 典型配置要求 |
---|---|---|
物理一致性 | 成員接口需具備相同傳輸速率、雙工模式、介質類型 | 建議使用相同型號接口板 |
邏輯一致性 | 需配置相同VLAN/PVID、允許通過的VLAN列表 | 聚合前清除端口獨立配置 |
拓撲約束 | 兩端設備必須直連,不支持跨設備聚合(除堆疊/集群場景) | 華為設備要求先創建聚合組再配置參數 |
3. 成員接口和成員鏈路
組成Eth-Trunk接口的各個物理接口稱為成員接口;成員接口對應的鏈路就是成員鏈路。在LACP模式中,會再劃分活動接口和活動鏈路、非活動接口和非活動鏈路。
- 活動接口和活動鏈路:選中(Selected)接口,是參與數據轉發的成員接口。活動接口對應的鏈路稱為活動鏈路。在鏈路聚合組中,只有活動鏈路負責轉發數據。
- 非活動接口和非活動鏈路:非選中(Unselected)接口,是不參與轉發數據的成員接口。非活動接口對應的鏈路被稱為非活動鏈路(Inactive link)。這些鏈路在正常情況下不參與數據轉發,但在活動鏈路出現故障時,非活動鏈路可能會被激活以接替故障鏈路的工作。
二. 鏈路聚合模式
根據是否開啟LACP,鏈路聚合分為兩個模式:手工模式、LACP模式。下面介紹兩種模式的配置。
1. 手工模式
LSW1配置:
# 創建聚合接口
[sw1]interface Eth-Trunk 0# 將物理接口劃入到聚合接口中 方法1:
[sw1-Eth-Trunk0]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sw1-Eth-Trunk0]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2
LSW2配置:
[sw1]interface Eth-Trunk 0#將物理接口劃入到聚合接口中 方法2:
[sw2-GigabitEthernet0/0/1]eth-trunk 0
[sw2-GigabitEthernet0/0/2]eth-trunk 0
查看聚合接口:
[sw1-Eth-Trunk0]dis eth-trunk 0
Eth-Trunk0's state information is:
WorkingMode: NORMAL Hash arithmetic: According to SIP-XOR-DIP
Least Active-linknumber: 1 Max Bandwidth-affected-linknumber: 8
Operate status: up Number Of Up Port In Trunk: 2
--------------------------------------------------------------------------------
PortName Status Weight
GigabitEthernet0/0/1 Up 1
GigabitEthernet0/0/2 Up 1
查看所有接口:
該鏈路聚合組(Eth-Trunk0)工作狀態正常,已成功捆綁GigabitEthernet0/0/1和0/0/2兩個物理接口,所有成員接口均處于雙UP狀態且無錯誤計數,實現了帶寬疊加和冗余備份功能。
2. LACP模式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鏈路聚合控制協議) 是一種動態鏈路聚合技術,屬于 IEEE 802.3ad(后并入 802.1AX)標準的一部分。它允許網絡設備自動協商并管理聚合鏈路,提供更高的帶寬、負載均衡和冗余能力。
LACP模式下,兩端設備所選擇的活動接口數目必須保持一致,否則鏈路聚合組無法建立。同時,通過系統LACP優先級(默認為32768)確認主動端,值越小優先級越高。當優先級相同時,會比較MAC地址。
LSW1配置:
[sw1]int Eth-Trunk 0# 配置LACP模式
[sw1-Eth-Trunk0]mode lacp
# 設置最大活動接口數
[sw1-Eth-Trunk0]max active-linknumber 2
# 劃分接口
[sw1-Eth-Trunk0]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3# 設置優先級,成為主動端
[sw1]lacp priority 30000
LSW2配置:
[sw2]int Eth-Trunk 0
[sw2-Eth-Trunk0]mode lacp
[sw2-Eth-Trunk0]max active-linknumber 2
[sw2-Eth-Trunk0]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3
查看聚合接口配置信息:
sw1:
sw2:
三. 負載分擔
1. 基于數據包的負載分擔
在轉發流量時,按照報文(包)到來的次序,將報文均勻地分攤到參與負載的各條鏈路上。在使用Eth-Trunk轉發數據時,由于聚合組兩端設備之間有很多條物理鏈路,如果每個數據幀在不同的鏈路上轉發,則有可能導致數據幀到達對端時間不一致,從而引發數據亂序。
2. 基于數據流的負載分擔
按照一定的規則(如五元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協議號、源端口號、目的端口號),將報文分成不同的流,同一條流的報文將在同一條鏈路上轉發。這種方式通過哈希算法等機制,確保屬于同一流的所有報文都經過同一條鏈路,從而保持報文的順序性。華為默認采用該模式進行負載分擔。
以下命令配置流量負載均衡的哈希算法:
[sw1-Eth-Trunk0]load-balance ?dst-ip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IP hash arithmeticdst-mac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MAC hash arithmeticsrc-dst-ip According to source/destination IP hash arithmeticsrc-dst-mac According to source/destination MAC hash arithmeticsrc-ip According to source IP hash arithmeticsrc-mac According to source MAC hash arithmetic# 華為默認使用源目IP區分數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