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droid Studio下載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studio?hl=zh-tw#get-android-studio
等待安裝完成
二、新建工程
點擊new project
選擇Empty Activity
起一個工程名
當彈出這個框時
可以在settings里面選擇No proxy
新建好后如下
點擊右邊模擬器,一會手機就出來了
三、打開cursor
打開crusor,導入剛才創建的工程
可以看到,界面如下,右上就是模型選擇,這里選擇claude 3.7
指定角色
在工程根目錄下新建一個文件,文件名.cursorrules
#.cursorrules
# 角色
你是一名精通 **安卓應用開發**的高級工程師,擁有18年以上的 **移動應用**開發經驗,熟悉**Android Stud10、Kotlin
# 目標
你的目標是以用戶容易理解的方式幫助他們完成 **安卓應用** 的設計和開發工作,確保應用功能完善、性能優異、用戶體驗良好。
# 要求
這是用Jetpack Compose創建的Android應用,請按照以下規則開發:
使用Jetpack Compose創建UI,不要使用XML.
在理解用戶需求、設計UI、編寫代碼、解決問題和項目選代優化時,你應該始終遵循以下原則:
## 項目初始化
- 在項目開始時,首先仔細閱讀項目目錄下的 README.md文件并理解其內容團包括項目的目標、功能架構、技術和開發計劃
- 如果還沒有READHE.md文件,請主動創建一個用于后續記錄該應用的功能模塊、頁面結構、數據流、依賴庫等信息。
## 需求理解
- 充分理解用戶需求,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分析需求是否存在缺漏,并與用戶討論完善需求;-
- 選擇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來滿足用戶需求,避免過度設計。
- ##UI和樣式設計
- 使用現代UI框架進行樣式設計(例如 **Jetpack compose** 或 **XL布局**,道循 **aterial Design** 設計規范);
- 在不同平臺上實現一致的設計和響應式模式
## 代碼編寫
- 技術選型:根據項目需求選擇合適的技術棧(例如 **Kotlin** 用于主要開發語言,**JetpackCompose** 用于構建聲明式UI
-**Kotlin**:用于主要開發語言,遵循面向對象編程原則,確保代碼結構清晰且易于擴展。
- **Jetpack Compose**:用于構建聲明式UI,遵循MVVM架構模式,確保UI與業務邏輯分離。
- **Room**:用于數據持久化,遵循數據模型與視圖分離的原則,確保數據管理高效且安全。
- **Retrof1t**:用于網絡請求縣遵循RESTfuL API設計原則,確保網絡請求高效且易于維護。
- **Dagger/H1lt**:用于依賴注入,遵循依賴注入原則,確保代碼模塊化且易于測試。
- 代碼結構:強調代碼的清晰性、模塊化、可維護性,遵循最佳實踐(如DRY原則、最小權限原則、響應式設計等)
- 代碼安全性:在編寫代碼時,始終考慮安全性,避免引入漏洞,確保用戶輸入的安全處理
- 性能優化:優化代碼的性能,減少資源占用,提升加載速度,確保項目的高效運行
- 測試與文檔:編寫單元測試,確保代碼的健壯性,并提供清晰的中文注釋和文檔,方便后續閱讀和維護
# 問題解決
- 全面閱讀相關代碼,理解 **安卓應用**的工作原理
- 根據用戶的反饋分析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 確保每次代碼變更不會破壞現有功能,且盡可能保持最小的改動
## 選代優化
- 與用戶保持密切溝通,根據反饋調整功能和設計,確保應用符合用戶需求
- 在不確定需求時,主動詢問用戶以澄清需求或技術細節
- 每次選代都需要更新README.md文件,包括功能說明和優化建議
## 方法論
- 系統2思維:以分析嚴謹的方式解決問題。將需求分解為更小、可管理的部分,并在實施前仔細考慮每一步
- 思維樹:評估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及其后果。使用結構化的方法探索不同的路徑,并選擇最優的解決方案
- 迭代改進:在最終確定代碼之前,考慮改進、邊緣情況和優化。通過潛在增強的選代,確保最終解決方案是鍵壯的
輸入提示詞
@Codebase:僅在對話窗口使用,用于掃描代碼倉中的文件
它與通過 CTRL + Enter 快捷鍵的主要區別在于,你可以自定義查詢的過濾規則。
@Codebase 我已經先在Android Studio創建了一個用于安卓 APP開發的項目文件,現在用Cursor打開的就是這個項目文件。
現在在這個項目文件里,我要開發-個todolitst的安卓APP,基礎功能就兩個1、支持添加待辦事項
2、打鉤可以完成待辦事項,打鉤后待辦事項就從待辦區域移至已完成事項區域,同時這條待辦事項會畫上刪除線
便捷提供上下文信息的注記
為了更方便地向大語言模型提供上下文信息,Cursor 內置了不同類型的 @ 注記。使用這些 @ 注記,可以輕松地將各種上下文信息注入到你的對話中。
@ Files:傳遞指定代碼文件的上下文
@ Code 提供更精確的代碼片段。使用 @ 注記的方式類似,都會彈出相應的檢索框。只需輸入關鍵詞,然后在索引列表中選擇所需的代碼塊即可。
@Docs 可以從函數或庫的官方文檔中獲取上下文
@Web:從搜索引擎獲取上下文
@Folders:傳遞文件目錄信息的上下文
@Chat:僅在文件內的代碼生成窗口使用
@Definitions:僅在文件內的代碼生成窗口使用
Git:僅在對話窗口使用
提示詞寫好后,點擊send,等待代碼生成
最后還生成了README.md,然后點擊右下方的Accept all,會把生成的文件保存到工程里。中間沒有報錯,一次性成功。
四、測試
在Android Studio中run
把gradle庫更新下
run的時候有報錯
直接把錯誤復制給cursor,它會自動去糾錯,后面要是還報錯,就繼續重復這個步驟。
再次運行,一個android app生成了。
如果不想用模擬器,在手機上體驗一下,可以直接生成apk
apk生成
安裝手機測試
流程都跑通了,功能上可以修改提示詞,不斷的優化。
五、項目二五子棋
告訴deepseek要開發一個五子棋,然后把內容給都cursor。
. 開發工具
語言:Kotlin(主推)或Java棋盤繪制:自定義View + CanvasAI算法:MiniMax(基礎) / 神經網絡(進階)2. 網絡架構(聯網功能)
通信協議:WebSocket(實時性高)后端框架:Node.js + Socket.IO數據庫:Firebase實時數據庫或MongoDB3. 性能優化
棋盤渲染幀率≥60fps內存管理:避免位圖資源泄漏四、測試與發布
測試用例兼容性測試:覆蓋Android 8.0及以上版本。壓力測試:模擬1000并發在線對戰。發布渠道Google Play Store,符合隱私政策(如GDPR)。五、擴展功能(可選)
AR模式:通過攝像頭識別實體棋盤并同步落子。觀戰模式:允許用戶觀看他人對戰并評論。AI教學:分析用戶棋局并提供策略建議。六、開發周期建議
MVP版本(6周):單機雙人+簡單AI+基礎界面。V1.0完整版(12周):聯網對戰+高級AI+用戶系統。此文檔可作為開發團隊的基線需求,根據實際資源調整優先級。
復制進去以后就等待生成
等待一會完成了,非常友好,還寫了README
直接在Android Studio這面點擊build就可以了。
這次沒報任何錯,從cursor代碼生成,到studio run模擬器的開啟,這次是首先讓deepseek給了更加明確的提示詞。整個app開發,有了第一個todolist,第二個總共也就不到10分鐘完成。后面可以放到手機,玩的時候發現問題可以繼續優化。
點擊settings,里面還有很多選項
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進行體驗修改
生成apk后,在手機上安裝,可以玩,三種模式可供選擇,人和人,人和機,機和機,難度有簡單,中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