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軟件系統,結合視覺檢測技術,實現探頭及連接器外觀的自動檢測。通過使用高分辨率工業相機、光源和機械手臂,系統能夠自動定位并檢測探頭表面的細微缺陷,如劃痕、殘膠、異色、雜物等。系統支持多種探頭形態,適用于小樣本量訓練模型,并提供詳細的檢測報告。
硬件配置:
-
工業相機:
-
高分辨率CCD或CMOS相機(推薦:Basler?ace系列)
-
鏡頭(推薦:Computar鏡頭)
-
-
光源:
-
環形光源(推薦:CCS?LDR2系列)
-
同軸光源(推薦:CCS?LFX2系列)
-
-
機械手臂:
-
六軸機械手臂(推薦:Universal?Robots?UR系列)
-
-
計算機及接口卡:
-
工控機(推薦:Advantech?IPC)
-
NI圖像采集卡(推薦:NI?PCIe-1433)
-
軟件配置:
-
操作系統:
-
Windows?10
-
-
開發環境:
-
LabVIEW?2019
-
NI?Vision?Development?Module
-
NI?Vision?Acquisition?Software
-
系統設計與實現:
-
圖像采集模塊:
-
使用LabVIEW內置的NI?Vision?Acquisition?Software,配置并控制工業相機進行圖像采集。
-
-
圖像處理模塊:
-
使用NI?Vision?Development?Module中的圖像處理VI,對采集的圖像進行預處理(如去噪、增強對比度等)。
-
進行缺陷檢測,包括劃痕、殘膠、異色、雜物等。
-
-
機械手臂控制模塊:
-
通過LabVIEW與機械手臂的通信接口(如Ethernet/IP或Modbus),實現對機械手臂的精確控制,完成探頭的定位和旋轉。
-
-
結果分析與報告模塊:
-
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判定是否存在缺陷。
-
生成檢測報告,包括缺陷類型、位置、圖像等詳細信息。
-
測試方法:
-
系統校準:
-
使用標準探頭和連接器樣品,對系統進行校準,確保圖像采集和處理的精度。
-
-
測試樣品:
-
準備一批已知缺陷的探頭樣品,進行多次檢測,驗證系統的缺陷檢測能力。
-
-
性能測試:
-
測試系統的檢測速度和穩定性,確保能夠在實際生產環境中高效運行。
-
-
可靠性測試:
-
長時間連續運行測試,驗證系統的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
-
注意事項:
-
光源選擇和配置:
-
根據探頭表面的材質和顏色,選擇合適的光源類型和配置,避免光反射和陰影影響檢測效果。
-
-
圖像處理算法優化:
-
對于不同的缺陷類型,采用不同的圖像處理算法,并進行參數優化,確保檢測精度。
-
-
機械手臂運動精度:
-
定期校準機械手臂,確保其運動精度,避免定位誤差導致的檢測失敗。
-
-
環境影響:
-
控制檢測環境的光照和溫度,避免環境變化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
結論:
通過以上方案的實施,能夠實現探頭及連接器的自動外觀檢測,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性,減少人為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適用于小樣本量訓練模型的方案能夠有效應對缺陷樣本量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