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RAID磁盤陣列原理(嘎嘎重要)
1、RAID的概述
2、常用的RAID
2.1、RAID 0
2.2、RAID ?1
2.3、RAID 5
2.5、RAID 10
3、陣列卡介紹
二、建立軟件RAID磁盤陣列
1、添加硬盤
2、使用fdisk分區,類型為fd
?3、mdata命令使用參數
4、使用mdata創建raid
5、格式化
6、掛載
?7、損壞硬盤并且測試功能
?8、刪除和添加硬盤
9、停止和啟動RAID
一、RAID磁盤陣列原理(嘎嘎重要)
1、RAID的概述
-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獨立磁盤冗余陣列)。
- RAID 是一種利用多個獨立的硬盤驅動器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邏輯單元的技術。
- 常見的RAID有: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
- 不同的RAID級別采用不同的數據分布、冗余和條帶化策略,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需求。
2、常用的RAID
-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
2.1、RAID 0
至少需要兩塊盤,具有較強的讀寫性能,具有很高的數據傳輸率。
RAID 0不提供數據冗余或備份,任何一個硬盤的故障都可能導致數據丟失。
RAID 0適合對數據讀寫速度要求較高、對數據冗余和可靠性要求較低的應用場景。
2.2、RAID ?1
RAID 1將數據同時寫入至少兩個硬盤驅動器中,每個硬盤驅動器都包含完整的數據副本,確保數據的冗余備份。
RAID 1提供高級別的數據冗余和容錯能力,當一個硬盤故障時,系統可以從剩余的硬盤中恢復數據,而不會丟失任何數據。
適合對數據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也適用于個人用戶需要備份重要數據的情況。
2.3、RAID 5
RAID 5至少需要三塊盤,并將每個塊分別存儲在不同的硬盤上,實現了數據的并行讀寫。這樣可以顯著提升讀寫性能,因為系統可以同時從多個硬盤讀取或寫入數據。
RAID 5具有良好的讀性能,因為可以同時從多個硬盤讀取數據。然而,寫性能稍遜于RAID 0和RAID 1,因為每次寫入操作都需要計算并更新奇偶校驗信息,這增加了寫入的復雜性和時間。
RAID 5能夠容忍一塊硬盤驅動器的故障,因為丟失的數據可以通過奇偶校驗信息從剩余硬盤上恢復。在一塊硬盤故障時,系統可以重建丟失的數據,繼續正常運行,不會造成數據丟失。
RAID 5適用于中小型企業和需要平衡性能與冗余的應用場景,它在提供足夠的性能和數據保護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存儲利用率,但不適合對寫入性能有極高要求的應用,如大型數據庫或實時數據處理等。
2.5、RAID 10
RAID 10(又稱為RAID 1+0)它是由兩組RAID 1 組成的RAID 10 。RAID 10結合了 RAID 0 和 RAID 1 的優點,既具有 RAID 0 的高讀寫性能,又具備 RAID 1 的數據冗余能力。其讀寫性能非常高。
RAID 10 將每個磁盤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硬盤上,提供了數據的冗余備份。每個數據塊都有一個副本存儲在不同的硬盤上,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AID 10提供了冗余和容錯能力。即使多個硬盤同時發生故障,只要每對鏡像中的一個硬盤仍然完好,數據就不會丟失。這使得 RAID 10 在硬盤故障恢復方面有極大的可靠性。
RAID 10適用于需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環境,它提供了出色的讀寫性能和數據保護,是對數據完整性和存儲速度要求較高的場景的理想選擇。
3、陣列卡介紹
(1)、陣列卡是用來實現RAID功能的板卡
(2)、通常是由I/0處理器、硬盤控制器、硬盤連接器和緩存等一系列組件構成的
(3)、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例如支持RAID0、RAID1、RAID5、RAID10等
(4)、RAID卡的接口類型:IDE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和SAS接口
二、建立軟件RAID磁盤陣列
1、添加硬盤
2、使用fdisk分區,類型為fd
?
?3、mdata命令使用參數
4、使用mdata創建raid
5、格式化
6、掛載
?7、損壞硬盤并且測試功能
?8、刪除和添加硬盤
9、停止和啟動RA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