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0與Vue 2.0在細節上存在多個顯著的不同之處,以下是對這些區別的詳細歸納和解釋:
性能提升:
Vue 3.0的性能相比Vue 2.x快了1.2至2倍。這主要得益于內部對虛擬DOM的完全重寫,mounting和patching的提速,以及基于Proxy的觀察者機制,使得組件實例初始化速度提高100%,同時提供了更快的內存使用和響應速度。
Tree Shaking支持:
Vue 3.0提供了更好的Tree Shaking支持。其核心API都支持按需打包,只會對使用到的功能或特性進行打包,意味著更多的功能和更小的體積。
Composition API:
Vue 3.0引入了Composition API,這是一種更靈活和可組合的方式來編寫組件邏輯。與Vue 2.x中的mixin相比,Composition API提供了更好的邏輯復用和代碼組織,以及與React Hooks類似的概念。
TypeScript支持:
Vue 3.0對TypeScript的支持得到了顯著的改進,包括更好的類型推導、邏輯和生命周期鉤子的類型化支持,以及更準確的編譯時類型檢查。
響應式系統:
Vue 3.0采用了基于Proxy的響應式系統,取代了Vue 2.x中的Object.defineProperty。這使得Vue 3.0的響應式系統更高效、更強大,并且能夠準確地追蹤對象屬性的添加和刪除。
組件和模板:
Vue 3.0允許組件返回多個根節點,通過Fragments實現,無需添加額外的DOM元素。
Teleport(傳送門)功能允許將組件的內容渲染到DOM樹中的任何位置,這在處理模態框、彈出菜單等場景中非常有用。
Vue 3.0引入了Suspense模式,以更好地處理異步組件和代碼分割的情況。
全局API的變化:
Vue 3.0對全局API進行了一些修改,如Vue.component被替換為app.component,Vue.directive被替換為app.directive,以更好地支持模塊化開發。
自定義渲染器API:
Vue 3.0允許創建自定義的渲染器,這意味著可以在不同的運行環境中(如服務器端渲染、原生應用)使用Vue。
項目結構和命令:
Vue 3.0的項目結構和命令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移除了配置文件目錄(config和build文件夾),移除了static文件夾,新增了public文件夾,并且index.html移動到public中。創建項目和啟動項目的命令也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Vue 3.0在性能、API設計、TypeScript支持、響應式系統、組件和模板、全局API、自定義渲染器API以及項目結構和命令等方面與Vue 2.0存在顯著的不同。這些改進和變化使得Vue 3.0更加現代、靈活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