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的繼電保護原理是基于工頻電氣量的,但近年來,反應故障分量的高速繼電保護原理在微機保護裝置中被廣泛應用。故障分量只在設備發生故障時才出現,因此可以用疊加原理來分析其特征。
將電力系統發生的故障視為非故障狀態與故障附加狀態的疊加,利用計算機技術,可以方便地提取故障狀態下的故障分量。由于工頻變化量易于實現數字型保護,工頻變化量微機保護裝置得到了普遍應用。
雖然傳統的繼電保護原理在電力系統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反應故障分量的高速繼電保護原理為電力系統提供了更快速、更準確的保護方式。通過疊加原理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故障分量的特征,并利用計算機技術提取故障狀態下的故障分量。
01
系統圖如下圖所示:輸電線總長為300km,因此選擇分布參數元件。兩端為50Hz的具有內阻的三相電壓源,短路起始時刻設為0.46s,仿真時間為0.75s。斷路器動作信號由gongpinjulibaohu元件輸出,0表示不動作,1表示動作。分別在區內和區外進行模擬。根據系統圖,我們可以對輸電線進行詳細的仿真和分析。通過調整系統參數和元件參數,可以模擬不同的故障情況和運行工況,以評估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
由圖看出在區內短路時斷路器在0.5s時跳閘,所以斷路器動作時間為40ms(前面設定短路時刻為0.46s,滿足要求。
在斷路器反向短路和正向區外短路時,斷路器均不動作,仿真結果如下圖所示。
01詳細分析
此模塊為工頻繼電保護模塊:
①采集到保護安裝處的電壓和電流之后首先通過一個帶通濾波器,濾出工頻分量。
②得出電壓和電流的工頻變化量。
在sample模塊中通過輸入信號與輸入信號經過一個延遲后的信號(故障前的電壓和電流)相減得到工頻變化量。
至于這個延遲時間,通過觀察采集到的保護安裝處的電壓(如圖所示)。
電流(如圖所示)波形大致確定。
02子系統模塊
其中:N相當于一個周期,采用延遲環節延遲0.02s實現。
對于判斷函數,其中i1表示突變量表達式,i0相當于正常時的電流。
通過觀察圖大致確定限值i1>1500,i0>250時表示判為故障,發出信號進行故障定位判斷是否跳閘。
在圖中前面3.428和74.7614是根據線路正序阻抗得出的整定阻抗值(按85%計算),408kv是故障發生前故障處電壓的ΔEk幅值,可以通過觀察圖的電壓波形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