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一、什么是物料
1、物料的定義
2、物料的分類
3、物料的性質
4.?輔助物料要放到產品的BOM中嗎?
二、ERP物料類型
三、ERP物料編碼
3.1 概述
3.2 示例
示例一:某企業冰箱材料分類與編碼
示例二:某機械加工廠的物料編碼原則
示例三:其他物料編碼示例
歸納與總結
前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中的物料類型與物料編碼是物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共同為物料的組織、控制、識別和管理提供了標準化的方法。
以下是關于ERP物料類型與物料編碼的詳細解釋:
一、什么是物料
物料是一個在生產領域中廣泛使用的專業術語,通常指的是用于維持產品的生產制造所需的各種物品。
以下是對物料的詳細解釋:
1、物料的定義
物料是指最終產品之外的、在生產領域流轉的一切材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協件以及生產過程中必然產生的邊角余料、廢料和各種廢物。對于多數企業來說,物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物料指材料或原料,而廣義的物料則包括與產品生產有關的所有的物品,如原材料、輔助用品、半成品、成品等。
2、物料的分類
物料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類:
- 按功能分類:
- 主要物料:構成主要制成品的主要部分,如原材料、零件等。
- 輔助物料:與主要材料一起加工,附屬在制品上的材料,如包裝箱、油漆等。
- 按形態分類:
- 素材:仍需加工的材料,分為料材和粗型材。
- 成型型材:已加工的材料,分為附件、零件和組合件。
- 按成本控制分類:
- 直接物料:直接用于產品制造的材料消耗與產品產量成正比,一般記錄在物料清單(BOM)中。
- 間接物料:指間接幫助產品制造的物料,其消耗量與產品產量不一定成正比。
- 按調度方法分類:
- 外部調度的第一次物料:指企業采購的物料與外發加工的物料。
- 內部調度的第二次物料:指部門眾多的規模較大的企業,一個部門的物資被調度到另一個部門使用。
- 按準備方法分類:
- 常備物料:根據庫存控制原則,定期采購一定數量的物料作為生產需要的儲備。
- 非常備物料:特殊、不常用或用量少的物料等,應根據生產計劃的需要購買或不購買。
3、物料的性質
物料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力學性質等。物理性質如顏色、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化學性質如酸堿性、氧化性等;力學性質如強度、硬度、韌性等。
四、物料的狀態
物料的狀態包括固體、液體、氣體等。在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中,物料狀態指的是在不同階段和環節中物料經歷的變化和表現形式,如原材料的采購、收貨和驗收、入庫、領料等狀態。
綜上所述,物料是生產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種類繁多、性質各異,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類和管理。
4.?輔助物料要放到產品的BOM中嗎?
關于輔助物料是否要放到產品的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單)中,這主要取決于輔助物料的性質、用途以及企業的管理需求。
以下是對此問題的詳細解答:
- 輔助物料的性質:
- 如果輔助物料的用量是比較固定的,并且與產品的制造過程密切相關,那么將其直接加入BOM是有意義的。這樣可以確保在生產過程中不會遺漏這些必要的輔助材料,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順利進行。
- 如果輔助物料的用量是不固定的,或者其使用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那么可以考慮不將其直接加入BOM。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計劃外領料的方式領用輔助物料,以滿足生產過程中的實際需要。
- BOM的作用和目的:
- BOM是制造產品所需的原材料清單,包括所有的零部件、組件和原材料。它的主要目的是明確產品制造所需的所有物料和零部件,確保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
- 因此,如果輔助物料是產品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將其納入BOM可以確保生產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 企業的管理需求:
- 不同的企業對于BOM的管理有不同的需求。一些企業可能希望將所有與產品制造相關的物料都納入BOM,以便進行全面的物料管理和控制。而另一些企業可能更注重BOM的簡潔性和清晰性,只將主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納入BOM。
- 因此,在決定是否將輔助物料納入BOM時,需要考慮企業的管理需求和實際情況。
總結:
- 如果輔助物料的用量固定且與產品制造過程密切相關,建議將其納入BOM。
- 如果輔助物料的用量不固定或具有隨機性,可以考慮通過計劃外領料的方式領用,而不直接加入BOM。
- 在決定是否將輔助物料納入BOM時,需要綜合考慮輔助物料的性質、BOM的作用和目的以及企業的管理需求。
二、ERP物料類型
ERP物料類型通常根據物料在生產、銷售、管理等方面的特性和用途進行分類。
常見的物料類型包括:
- 原材料:指用于產品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物料,如金屬、塑料、紡織品等。
- 輔助材料:指在生產過程中起輔助作用的材料,例如潤滑油、包裝材料、印刷材料等。
- 半成品:指制造產品過程中的中間產品,包括組裝件、加工件等。
- 成品:指經過生產工序制造完成,具有銷售價值的產品。
- 商品:指進入企業并準備銷售的產品。
- 固定資產:指公司長期使用的固定資產,例如機器設備、辦公設備等。
- 服務物料:指提供給客戶的服務,例如維修、安裝等。
此外,根據物料的重要性、管理方式、采購方式等,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物料類型,如A類物料(重要且有較高價值的物品)、B類物料(重要度適中且有合理的價值)、C類物料(重要性較低但日常生產所需之物)等。
研發的成品是固定資產嗎?
研發的成品不一定是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同時,不屬于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過2年的,也應當作為固定資產。研發的成品,雖然可能包括具有實物形態的設備、工具等,但其是否構成固定資產,需要根據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進行判斷。如果研發的成品滿足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如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具有明確的原值和折舊方式等,那么它可以被確認為固定資產。
然而,并非所有研發的成品都能滿足這些條件。例如,一些研發成果可能只是軟件著作權、專利等無形資產,它們雖然具有價值,但并不符合固定資產的實物形態和確認條件。此外,如果研發活動失敗了,那么就無法形成具有實物形態和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成果。
因此,研發的成品是否構成固定資產,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如果研發的成品滿足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那么它可以被確認為固定資產;否則,它可能只是無形資產或研發失敗的成果。
三、ERP物料編碼
3.1 概述
ERP物料編碼是對物料進行唯一標識和描述的方式,通常由數字、字母、符號等組成,具有唯一性和可識別性。物料編碼的目的是方便物料的組織、控制和管理。
物料編碼的規則和組成通常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定,以下是一種常見的ERP物料編碼規則:
- 物料類型編碼:根據物料的分類設定不同的編碼前綴,例如原材料(RM)、半成品(SPM)等。
- 主要特征編碼:根據物料的主要特征進行編碼,例如材質、尺寸、顏色等。可以使用數字或字母表示。
- 主要功能編碼:根據物料的主要功能進行編碼,例如A表示輔助材料、B表示半成品等。
- 批次號編碼:對于原材料或半成品,可以添加批次號編碼,方便追蹤生產和質量管理。
- 子件編碼:對于成品或半成品中的組裝件、加工件等,可以給每個子件分配獨立的編碼。
- 供應商編碼:可以根據不同的供應商給物料分配不同的編碼,方便供應商管理。
- 庫位編碼:對于較大的企業,可以設定庫位編碼,方便庫存管理和定位。
物料編碼的設定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如簡潔性、唯一性、穩定性、可擴展性等,以確保物料編碼在系統中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總的來說,ERP物料類型與物料編碼是物料管理的基礎和關鍵。通過合理的物料分類和編碼規則,可以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為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提供有力的支持。
3.2 示例
ERP物料編碼是企業管理內部資源時,對各類物料進行編號的過程。
一個合理的ERP物料編碼系統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減少錯誤,還能幫助企業更好地控制庫存和成本。
以下是根據參考文章提供的ERP物料編碼示例:
示例一:某企業冰箱材料分類與編碼
基本形式:
- 代碼長度:共10位數字
- 結構:
- 大分類:前兩位數字,如“31”代表冰箱。
- 中分類:第3、4、5位三位數字,用于進一步細分物料類別。
- “1”代表板金類
- “01”代表外箱組件
- “02”代表內箱組件
- ……(以此類推)
- 小分類:后5位數字,前4位是流水號碼,最后一位表示板金類表面處理編碼。
- “0”表示未電鍍、未噴漆、及表面不需要處理之零件
- “1”表示噴漆
- “2”表示電鍍
- ……(以此類推)
分類編碼實例:
- “3110700012”表示板裝飾條用夾板(板金類、外箱組件、某一流水號、表面未處理)。
示例二:某機械加工廠的物料編碼原則
基本形式:
- 代碼長度:共6位
- 結構:
- 順序號:前5位,以分段的方式將物料分為20大類。
- 特征碼:最后一位,表示零件的特征或加工狀態。
- “A”表示沖壓工序已完成
- “B”表示零件加工車間已完成
- “C”表示電鍍車間已完成
- “D”表示噴漆車間已完成
編碼實例:
- “00012A”表示十字架上托(已沖壓成型)。
示例三:其他物料編碼示例
- 汽車輪胎:編碼可以包括品牌、尺寸、花紋、輪胎等級等信息。
- 電池:編碼可以包含電池類型、電壓、電池容量、電極類型等信息。
- 電腦部件:編碼包含生產日期、出廠日期、生產批次等詳細信息。
- 變速器零部件:編碼可以包含變速器型號、制造商、機器序列號、更換時間、保修情況等信息。
歸納與總結
ERP物料編碼系統應確保編碼的唯一性、可識別性、層次性和穩定性。通過合理的編碼設計,企業可以更加高效地進行物料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庫存成本。同時,編碼系統也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定制,以確保其適用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