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va VS Keep競品分析
一、背景:
隨著國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逐步增加,跑步、游泳、騎行在國內逐漸流行,人們都加入運動行列。隨之不可缺少的則是對運動數據的記錄,市面上針對此需求的app層出不窮,日活最多的5款app分別為keep、RQ Run、悅跑圈、strava、咕咚。通過運動數據記錄、上傳數據分享早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目前世界最火的運動健身app strava已成為職業運動員、愛好者共同青睞的對象,國內日活最多的keep也當仁不讓,在運動健身app活躍用戶規模同比暴增93.3%時,keep的月活、日活用戶數也成為行業領先。本次競品分析將針對strava和keep兩大產品的功能、盈利模式等進行分析。
二、競品概述:
選取strava和keep兩個當下日活最多的兩款app進行對比:
產品名稱 | 支持運動類別 | 商業模式 | 目標人群 | 盈利模式 | 產品定位 | 產品特點 |
---|---|---|---|---|---|---|
Strava | 戶外騎行、室內騎行、跑步、力量訓練、橢圓機、徒步6種運動模式 | 增值服務 | 職業運動員、進階運動愛好者 | 購買會員 | 專業、數據指導、聚焦 | 能夠記錄專業數據、可提供數據指導(配速、功率指導等)、社群可分享照片視頻 |
Keep | 瑜伽、力量訓練、跳繩、戶外行走、戶外騎行、室內騎行、室內跑步等50種運動模式 | 實物/虛擬商品的售賣 | 運動愛好者、運動新手 | 課程售賣、運動周邊 | 社交、運動課程、運動直播 | 多元的運動社群可分享照片視頻、豐富的訓練課程、運動博主直播 |
三. 功能分析:
3.1 Stava功能思維導圖:
3.2 Keep功能思維導圖:
3.3 首頁分析:
從首頁的內容來看,strava則更加聚焦于活動、數據并且發布活動第一張圖系統默認為地圖路線,keep更加個性化,對于發布內容相對strava會更加偏向社交,,strava則更偏向數據的專業性,這也更加符合通過數據去進行交流的產品定位。Keep在數據展示方面只會在PB時顯示,從盈利模式角度分析,這樣更加能激發用戶對此篇內容的興趣程度,從而獲取流量。則strava是通過直觀的數據顯示,讓用戶能更加準確的了解此次活動內容的運動狀態,方便用戶安排下一次訓練,這也激發了想要得到專業訓練指導的用戶對于產品的粘性,從而達到充取會員的目的。
從首頁的布局來看,strava是使用單欄的布局,keep則使用雙欄。Keep更傾向于用戶能夠讀到更多的內容,從而縮短獲取信息的時間,最終達到盈利目的。Strava的單欄布局則傾向于盡可能的多的去展示數據。
3.4數據記錄界面分析:
從導航欄來看,strava使用圖標作為選項按鈕,整體看上去更簡潔,keep則使用文字作為選項,這樣會更直觀。從用戶體驗及目標人群的角度分析,keep的文字選項會更加易于初體驗者、運動新手或者進階過渡的訓練者,這樣可以更快、更準的找到所需記錄的運動類型。Strava相對更注重運動數據顯示,簡潔的圖形選項按鈕可以減少文字對數據的干擾,更聚焦于數據帶給用戶的體驗,更針對于運動玩家、進階選手或職業運動員,他們更注重數據帶給個人的反饋,從而更好的調整訓練。針對目標人群的不同,界面的設計語言也相對不同。
四、 盈利模式分析
我們知道Strava作為一款數據記錄app,從產品定位到目標人群都聚焦到一個關鍵詞“專業”,專業的功率指導以及計算訓練負荷與強度的算法成為該產品的亮點,因此strava的專業程度在業界是公認的,這也是此款app爆火的原因,進階選手為了與職業選手享受同樣專業的功率指導,會毫不猶豫的選擇strava作為首先app,這也抓住了目標人群的心理。
strava的數據分析頁:
keep的商城、課程頁:
Keep的除運動數據記錄外,更多的則是傾向于電商。目標人群大部分集中于運動愛好者,相對來說他們的裝備并不像職業運動員那樣專業,通過電商模式向用戶提供運動裝備的售賣成為keep的主要盈利手段。由于用戶多為運動愛好者他們在運動時候的專業程度遠低于職業運動員。因此,加入課程對用戶進行動作指導就可以幫助用戶高效的完成訓練,售賣課程也成為keep的盈利手段,此外加入直播功能可豐富更多運動達人在線運動指導,以及keep認證的官方教練,能夠基于相對專業可靠的指導,從而吸引更多目標人群的加入,到達盈利目的。
五、總結
由于目標人群的不同,strava與keep在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時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從用戶體驗角度分析:
1)在戰略層方面,strava則是想通過產品獲得業界的認可,成為“專業”的代名詞,其產品定位為專業的運動數據記錄app。而keep則想通過產品獲得全民的粘性,讓“健身=keep”映射在用戶心中。
2)從范圍層講,兩款產品的基本功能基本相同,但正因為目標用戶不同,strava則多聚焦于數據帶給用戶的體驗,而keep則根據目標用戶推出了更多運動類消費產品售賣功能。
3)從結構層來看,keep由于功能相對豐富,跳轉邏輯對比strava會稍顯復雜,但復雜中又更適合國人對于社交軟件的使用習慣,對于用戶體驗而言活動分享的頁面跳轉更加貼近微博、小紅書等這種純社交app的跳轉邏輯,在用戶感知層面用戶會感受到像是一個運動軟件中嵌入了小紅書的感覺。反觀strava,簡潔的交互能夠快速讓用戶找到所需功能,提升了目標用戶對于功能使用的便捷性,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4)從框架層分析,結合結構層的對產品的核心功能的定義以及目標人群的確定,在界面設計、導航設計以及信息設計三個方面都有不同的設計語言。兩個產品都遵從各自的結構。
5)從表象層看,兩款app都用到各自的專屬顏色,但主觀認為strava的顏色相對更加活力,標識明顯,從交互來看strava的圖標更加簡約,而keep的則相對清晰明確,更加符合國人的使用邏輯。
總之,通過對兩個完全不同商業模式的產品進行分析,發現抓住目標人群的心里特征、持續不斷解決用戶需求的去設計產品功能,找到產品定位獲得用戶粘性從而達到長期用戶增長是一個優秀產品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