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ICT技術的高速發展,企業架構對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的需求更高,急需一種新的架構來承載業務,以獲得持續,高速,高效的發展,云計算應運而生。
云計算背景
信息大爆炸時代:
隨著移動互聯網、全聯接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終端設備被投入使用,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數據產生,傳統的ICT基礎設施也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PC時代從本質上講是計算機和計算機的聯網,個人的電腦通過服務器彼此相連。現在我們正處于移動時代,大家通過手機就可以互相聯網。隨著5G網絡將要到來,所有的電腦,手機,智能終端,都能連接到一起,將會進去萬物互聯的時代。
- 萬物互聯到來后,整個產業的布局和競爭是生態的競爭。從過去的經驗看,PC時代到了移動時代,再到萬物互聯時代,每個時代形成之后,生態一開始是高速變化的,然后趨于穩態,當穩態的時候很難再改變它。PC時代是Windows、Intel芯片和X86架構上面有許許多多的應用,互聯網來了之后又有了瀏覽器。到了移動時代,這個時候的ARM上面有IOS、安卓系統,它們上面又有各種各樣的應用。
- 互聯網經歷了兩代,現在正在開啟第三代,也就是萬物互聯。每一代互聯網相比上一代,從設備的數量和市場的規模,都會有巨大的增長,這是未來的機會所在。每一代互聯網都有掌握產業鏈的龍頭公司,從PC時代的英特爾和微軟,到今天的ARM和Google,而未來誰能掌握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統,就會成為新的產業鏈霸主。
傳統IT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的到來,給企業帶來了大量的流量、用戶以及數據,傳統IT架構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高速發展的需求。
- 業務上線慢
- 擴展困難
- 可靠性不強
- 生命周期管理復雜
- I/O瓶頸導致延遲
- TCO居高不下(TCO:企業總擁有成本)
企業在面臨這些挑戰的同時,也對企業自身的IT基礎設施架構做了調整,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IT基礎設施架構正逐步走向云化
上述為轉化過程中主要經歷的三個架構模式:
- 傳統企業IT架構:直接裝的是操作系統,OS可能裝windows系統或者Linux系統,在這種場景下,軟件和硬件存在強耦合關系,硬件資源利用率普遍較低且運維比較復雜。
- 虛擬化架構:隨著虛擬化時代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了虛擬化架構,虛擬化架構中軟硬件已經解耦,資源利用率得到了極大地提升,運維效率也得到了優化。
- 企業云化IT架構:更加強調資源的的整合與統一調度,要徹底消滅資源的孤島效應,讓資源真正流動起來,其次它的架構也從集中式向這種分布式的架構進行發展,也使用了非常多的軟件定義技術,例如軟件定義網絡sdn,軟件定義計算SDC等等這樣的軟件定義技術,然后非常自動化,自助服務轉型。
云計算的定義
云計算使用場景
個人用戶
企業用戶
云會議為用戶提供全場景、端云協同的視頻會議體驗,滿足跨地區、跨企業、跨終端的智能溝通協作需求。
政務云-網上辦事大廳
政務云是指運用云計算技術,統籌利用已有的機房、計算、存儲、網絡、安全、應用支撐、信息資源等,發揮云計算虛擬化、高可靠化、高通用性、高拓展性及快速、按需、彈性服務等特征,為政府行業提供基礎設施、支撐軟件、應用系統、信息資源、運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綜合服務平臺。
云計算的模式
云計算的部署模式
- 私有云:私有云通常部署在企業或單位內部,運行在私有云上的數據全部保存在企業自有的數據中心內,如果需要訪問這些數據,就需要經過部署在數據中心入口的防火墻,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數據。
- 公有云:云服務運營商擁有云基礎設施,并且為公眾或者企業用戶提供云服務。云計算基礎設施由一個組織擁有并且向公眾或者大型的工業團體銷售云計算服務,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像使用水電一樣使用IT服務。
- 混合云:混合云是一種比較靈活的云計算模式,它可能包含了公有云、私有云或者后面要講的行業云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云,用戶的業務可以根據需求在這幾種云上切換。
云計算的服務模式
云計算的價值
云計算的8個通用點
- 大規模,因為云計算服務把IT的資源供應集中化了,自然規很大。也正因為如此量變導致質變,使得云計算與傳統IT有了眾多的區別。
- 同質化,也可以理解成標準化,這點倒是和用電很類似,大家要保持相同電壓、插座接口,這樣人們的電器和各種設備才能被廣泛使用。
- 虛擬化,有兩層含義,一個是計算單元的精細化,一塊蛋糕太大,一個人吃不了,那最好切成小塊,大家分著吃,也就是讓每個計算單元更小,這樣可以充分利用IT資源,另外一層含義是軟硬件的分離,虛擬化之前軟件和指定硬件是綁在一起的,虛擬化之后軟件在所有硬件上可以自由的遷移,這跟人們由買房變成租房是一樣的,既然北上廣深的房價太高,很多人便租房住了,拎個箱子想住哪就住哪。
- 彈性計算,指的是IT資源供給可彈性伸縮。
- 低成本軟件,是從競爭與市場需求發展的角度說的。云計算降低了人們使用IT的門檻,不僅僅在個人技術能力上,而且在資金能力上,很多小微的初創企業,希望能夠用最少的錢使用最多的IT服務,要想打開這部分市場,自然需要低成本的軟件,通過薄利多銷的形式賺到更多的錢。
- 地理分布,前文提到的泛在接入,也就是能夠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提供IT服務。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就是地理分散的,由于各地網絡帶寬的優劣差異,那么IT提供者,也就是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部署,自然也是呈現出地理分布式特征的。大的公有云廠商都有幾十個甚至數百個數據中心或服務節點,面向全球提供云計算服務。
- 面向服務,因為云計算是一種服務模式,整體的設計也就是面向服務的。
- 先進安全技術,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公有云大了,什么用戶也都有,包括好的壞的,自然先進的安全技術保障是一個云計算必須的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