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往年的安排,2024年小學生古詩文大會預計這個月就將啟動。該如何備考2024年小學生古詩文大會呢?根據往期的經驗,只要吃透這些真題和背后的知識點,通過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的初選(初賽)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對于孩子學習有長遠的促進和提升。
今天我們繼續來隨機看10道往年的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真題,這些題目來自我去重、合并后的1700+在線題庫,每道題我都提供了參考答案和獨家解析。為便于孩子自測,我把答案統一放在文末。
小學生古詩文大會真題精選和詳細解析
*1.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種物品上發現的()
A.青銅器
B.藥材
C.墓碑
D.竹筒
*2. 下列詩句中,()作者不是杜甫。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C.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3.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選自()
A.《出塞》
B.《涼州詞》
C.《塞下曲》
D.《從軍行》
*4. 詩句”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中”制侵陵“的意思是()
A.制止侵犯
B.制造侵略
C.建造陵園
D.沒有意義
*5. ”佁然不動“中的”佁然“意為:()
A.悠然自得的樣子
B.呆呆的樣子
C.安靜的樣子
D.沉默的樣子
*6. 《詩經》中描寫地方民間風俗的是()
A.風
B.小雅
C.頌
D.大雅
*7. ”黃鶴一去不復返“的下一句是()
A.此地空余黃鶴樓
B.白云千載空悠悠
C.芳草萋萋鸚鵡洲
D.煙波江上使人愁
*8. 關于《橘頌》,說法錯誤的是()
A.贊頌了橘樹之美
B.從橘樹的外在美寫到內在美
C.作者的母親喜歡吃橘子,以此懷念其母
D.作者借橘樹表達自己的志向
*9.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作者是()
A.王之渙
B.賀知章
C.王昌齡
D.李白
*10. 柳永的詞作雖然一直很受歡迎,但是卻不為士大夫所看重,甚至為他們所不恥,因為在他們看來,柳永的詞很是俚俗。蘇軾也對柳永持貶斥態度,但是柳永有一首詞卻受到蘇軾的推崇,以為不減唐人高處,這首詞是()
A.《望海潮》
B.《八聲甘州》
C.《雨霖鈴》
D.《滿江紅》
【溫馨提示】小學生古詩文大會在線題集的答案和解析均為我獨家一道一道題搜索、整理后添加的,如果您有疑問或者探討,歡迎和我溝通。也可以聯系我體驗在線真題集。
附:2024年小學生古詩文大會的備考高質量學習備考資源
我把過去多年小學生古詩文大會的真題進行了去重、合并同類項,并且做成了在線練習集,為題目增加了詳細的解析,幫助孩子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備考,效率高而且有趣,歡迎了解。
目前有多種試卷形式,涵蓋高質量的1700+真題和詳細解析,滿足孩子的多種練習需求,在比賽開始前還會有專屬的模擬題供練習:
還有提供精心整理的文檔,可以打印紙質學習,可以電子版閱讀:
附:本期小學生古詩文大會真題參考答案和解析
1B。甲骨文最早是在藥材上被發現的。具體來說,甲骨文是在清朝光緒年間的中藥——龍骨上被首次發現,這些文字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2D。D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山居秋暝》。【全詩】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其中,春芳歇的意思是春天的芳華凋謝了。
3B。本句選自王翰的《涼州詞二首?其一》。【全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本句的意思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
4A。本句出自《前出塞九首?其六》,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全詩】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財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譯文】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射人先要射馬,擒財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殺人要有限制,各個國家都有邊界。只要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本詩明確寫出了詩人對待戰爭的態度,明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政治觀點。"侵陵"是侵犯的意思,"制侵陵"就是制止侵犯。
5B。佁然不動:(魚影)靜止呆呆地一動不動。佁(yǐ)然,愣住的樣子。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6A。《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包括了15個地方的民歌,大部分作品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民間樂歌稱15國風,共160篇,雅主要是朝廷樂歌,分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宮廷樂歌共105篇,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和詩歌,內容都是歌頌祖先的功業共40首,其中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
7B。選自唐?崔顥《黃鶴樓》,【全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8C。《九章?橘頌》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詩作。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詠物詩,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表達了詩人守志不移、嚴于律己的高尚情操,表現了深厚的愛國情感和強烈的民族意識。
9A。出自唐?王之渙《登鸛雀樓》。【全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B。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被蘇東坡稱為“不減唐人高處”。《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全詩】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