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題為《Reversible steganography in cipher domain for JPEG images using polynomial homomorphism》的論文
隨著物聯網(IoT)設備的普及,大量敏感數據(如指紋、身份信息)需要在云端傳輸和存儲。傳統隱寫技術雖然能隱藏信息,但無法保護圖像本身的隱私。而“加密域中的可逆隱寫”(Reversible Data Hiding in Encrypted Images, RDH-EI)則能在加密的圖像中嵌入數據,并在解密后恢復原始圖像和秘密信息。
尤其對于JPEG這種廣泛使用的壓縮格式,如何在加密后仍保持格式兼容、文件大小不變,并且能嵌入足夠多的數據,一直是研究的難點。
核心方法:多項式同態 + 漢明編碼 + 秘密共享
加密與嵌入(Encryption & Embedding)
DC系數加密:使用置換和交換技術對JPEG中的直流(DC)系數加密,避免解碼時出現溢出。
AC系數與秘密數據編碼:
將交流(AC)系數通過(7,4)漢明碼編碼,增強容錯性和混淆性。
將秘密數據轉換為7位one-hot code,便于嵌入。
多項式秘密共享:
使用Shamir秘密共享將編碼后的AC和秘密數據分別構建多項式,生成多個“影子份額”。
同態嵌入:
利用多項式同態性質,將秘密數據的影子份額嵌入到AC的影子份額中,生成“標記份額”。
防作弊碼:
每個標記份額附加一個隨機生成的防作弊碼,用于后續驗證完整性。
最終,每個標記份額與加密后的DC系數組合,生成一個影子JPEG圖像,分發給不同參與者。
這項研究不僅提出了一種創新的JPEG圖像加密域可逆隱寫方案,還通過多項式同態、漢明編碼、防作弊機制等多重技術手段,實現了高安全性、高容量和格式兼容的完美平衡。
未來,作者計劃將該方法與區塊鏈等技術結合,進一步拓展到視頻隱私保護(如H.265/HEVC等格式),為物聯網和安全通信提供更強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