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盛大開幕。本屆大會以“讓機器人更智慧 讓具身體更智能”為主題,由中國電子學會、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主辦,包括開幕式、閉幕式、論壇等。同期舉辦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世界機器人大賽等活動,打造了一場全球機器人領域的頂級盛會。
?
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的400余位頂尖專家參會,包括國際知名科學家、國際組織代表、兩院院士和行業領軍企業家。在為期4天的會期中,與會嘉賓圍繞機器人技術前沿、產業發展趨勢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同期舉辦的機器人競賽吸引了全球1萬余名選手同臺競技,報名參會的專業觀眾更是突破13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22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攜1500余件展品參展,其中,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的100余款首發新品成為展會最大亮點,充分展現了全球機器人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
?
四川展團精彩亮相 三大創新中心引領人形機器人發展
我省在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精心布局三大展廳,組織18家川企組團參展,集中展示四川省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
四川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匯聚6家重點企業,共展出16款前沿產品,如D11人形機器人、天行者2號人形機器人、工業具身機器人等,充分展現四川在高端人形機器人研發與制造方面的實力。
?
?
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則聯合12家本土科技企業參展,帶來19款創新產品,如“镋鈀”機器人、AI神經網絡電子皮膚、“越凡路寶”機器人、“源碼二號”智能康養具身人形機器人等,涵蓋醫療、服務、康養、農業等多個應用場景。
?
此外,20家國內頭部機器人企業的在川子公司也積極參與,配合總部企業共同參展,進一步彰顯四川作為全國機器人產業重要基地的集聚效應。
?
中國機器人產業領跑全球 大會數據彰顯強勁發展勢
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機器人產業已實現全面領先。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達30.2萬臺,占全球總量的54%[ 數據來源:人民日報];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2025年上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61.5%。[ 數據來源:智能制造網]與此同時,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了每一萬名員工配有470臺機器人,首次超越德國躍居世界第三。服務機器人市場表現同樣亮眼,2024年銷量突破1051.9萬臺[ 數據來源:人民日報],同比增長34.3%,占據全球84.7%的市場份額。
大會呈現的蓬勃盛況和權威數據令人振奮,不僅展現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強勁實力,更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現結合大會精神,將幾點思考匯報如下。
一是量產與市占率成為機器人企業勝負關鍵。2024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僅展出共27款人形機器人,而2025年參展數量激增至150款。開源軟硬件方案大大降低了研發成本和周期,如智元、傅里葉、國地創新中心的天工、青龍等,大模型deepseek等開源也為機器人交互和認知提供了快速方案。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門檻大幅降低,簡單炫技成為過去式。從宇樹CEO王興興發言中不難發現,宇樹正在回歸市場的本質,只有量產與市占率形成正向循環,機器人企業才有長期生存能力。據悉,今年宇樹機器狗出貨量增長30%-40%,人形機器人增長100%,銷售額突破10億,印證了規模化商業落地的重要性。
二是工業機器人規模部署潛力巨大。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韓國、新加坡和中國每萬名產業工人的機器人密度分別為1012臺、770臺和470臺。盡管中國工業機器人已是全球第一大市場和第一大生產國,但工業機器人部署密度仍有顯著提升空間。當前,一臺6自由度機械臂價格約14萬元,在成本、可靠性和持續工作能力方面仍需優化。未來,在伺服電機、運動控制、邊緣芯片、大模型方面優化產品,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是產業的必然選擇。
三是服務機器人接近“蘋果時刻”。2024年馬斯克在戛納提出“人手一個機器人”的愿景,并預估全球需要人形機器人100-200億臺作為服務機器人。在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康養、餐飲、物流、掃地、伴隨、教育、文娛、康復服務機均有產品展示,宇樹的格斗機器人因其出色的運動性和流暢度,吸引了大量觀眾,且極具性價比僅售3.99萬元。根據Statista數據,2024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量達1051.9萬套,同比增長34.29%,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增至1157.1萬套。市場規模方面,2024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737.55億元,預計今年有望突破850億元人民幣。當前,服務機器人仍面臨成本高、技術瓶頸等挑戰,包括復雜環境自主導航和人機交互流暢度等問題。一旦這些技術難題取得突破,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四是特種機器人正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據新浪財經數據,全球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達到140億美元,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0.68%,預計中國2025年將達到271億元。當前,軍事領域占特種機器人71%的市場份額,其中我省兵裝58所的機器狼在本體、上裝、場景、成熟度具備明顯優勢。2019-2023年特種機器人企業注冊數持續攀升至39萬家,2024年略有下降,預計2025年將因技術成熟、高價產品放量及政策推動等因素回升;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農業機器人,國家農業技術工程中心在展會中展示了采摘、播種、施肥、收割等十余款農業機器人,自動化程度高技術成熟。隨著持續作業能力提升和規模化降本,農業特種機器人即將迎來大規模應用爆發期。
五是自主感知決策的機器人智能成為行業的關鍵卡點。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展示的機器人依然依賴預編程和遙控操作(如宇樹的格斗機器人),在復雜場景下的自主感知與智能決策能力明顯不足,這嚴重制約了實際應用推廣。當前,學術方面李飛飛、楊立昆、北京智元研究院等多方力量正在突破能揭示物理規律的大模型包括空間模型;產業方面的頭部企業也正在嘗試系統模擬、多模態交互、強化學習等技術路線。學術界和產業界正試圖從算法、合成數據、物理和空間、多模態全方位提升機器人智能水平。宇樹科技CEO王興興在大會發言中對此表示樂觀態度,他認為當前技術進步速度,可以在2-3年解決機器人自主智能的問題,屆時倫理會成為新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
四川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建議:把握機遇 多維突破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四川省產業升級、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優化具有重要意義。工業方面,我省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190個中類、497個小類行業,部分傳統產業亟需通過自動化升級提升生產效率和精度,機器人普及將有效緩解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農業方面,針對四川山區耕地分散、勞動力老齡化等問題,農業機器人可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方面,醫療、配送、養老、巡檢等服務機器人有望重塑服務場景,緩解社會服務壓力。
基于我省高校科研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整的優勢,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一是打造機器人制造解決方案中心,重點招引行業頭部企業;二是部署重大技術攻關專項,突破核心零部件在量產過程中的性價比和可靠性瓶頸;三是優先發展軍事、核電、農業等特種機器人領域;四是前瞻布局腦機接口技術,重視遙控操作技術的持續優化;五是充分利用大模型訓練場和機器人訓練場資源,加強物理模型和合成數據的研究應用。通過以上舉措,推動構建完整的機器人全產業鏈,進一步提升我省在機器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原文鏈接:【資訊】“讓機器人更智慧 讓具身體更智能”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行業洞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