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
1 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 路由器具有路由選擇功能,交換機沒有路由選擇功能
B. 三層交換機具有路由選擇功能,二層交換機沒有路由選擇功能
C. 三層交換機適合異構網絡,二層交換機不適合異構網絡
D. 路由器適合異構網絡,交換機不適合異構網絡本題考查路由器、交換機(二層、三層)在路由選擇功能及適用網絡場景的區別,解析如下:
選項 A
錯誤。部分交換機(如三層交換機 )具備路由選擇功能,可基于 IP 地址進行數據包轉發、選擇路徑,并非所有交換機都無路由功能。
選項 B
正確。二層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基于 MAC 地址轉發,無路由選擇功能;三層交換機工作在網絡層,支持基于 IP 地址的路由選擇,可實現不同網段間的數據轉發,該選項符合設備功能邏輯。
選項 C
錯誤。“適合異構網絡” 本質是能否跨網段 / 協議通信,二層交換機因無路由功能,無法直接連接異構網絡(不同網段);但三層交換機的 “適合”,核心是路由功能支持,并非 “三層交換機專屬適合邏輯”,且表述未聚焦路由本質,邏輯不準確。
選項 D
錯誤。交換機中三層交換機可適合異構網絡(因有路由功能);路由器雖適合異構網絡(不同網絡間選路),但該選項否定交換機(含三層)適合性,與實際功能矛盾。
綜上,正確答案是 B ,關鍵區分二層(數據鏈路層,無路由)、三層交換機(網絡層,有路由)的功能本質,以及路由設備對異構網絡的適配邏輯 。
交換機意為“開關”是一種用于電(光)信號轉發的網絡設備。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絡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最常見的交換機是以太網交換機。其他常見的還有電話語音交換機、光纖交換機等,通常沒有路由功能。但是本題BCD選項都對交換機分層次了,需要考慮到各層次交換機,所以這類說法不嚴謹。
第二層交換機: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它依據數據幀中的目的MAC地址進行數據幀的快速交換;第二層交換機是沒有路由功能的交換機,僅能依據MAC地址完成數據幀的交換。第三層交換機: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即網絡層。第三層交換機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換機。第三層交換機依據數據包的目的IP地址,進行路徑選擇和快速的數據包交換。它可以實現不同邏輯子網和不同VLAN之間的數據通信。在第三層交換機中,增加了一個第三層交換模塊,由該模塊完成路徑選擇功能,而第三層交換機的數據交換仍由第二層交換模塊完成。
故B正確。題目 2
2 單選題
通過提高信噪比可以降低其影響的差錯是______。
A. 隨機差錯
B. 突發差錯
C. 數據丟失差錯
D. 干擾差錯這道題考查通信差錯與信噪比的關系,解析如下:
關鍵概念理解
信噪比:信號功率與噪聲功率的比值,反映信號受噪聲干擾的程度,信噪比越高,信號越 “干凈”,噪聲對信號的影響越小。
隨機差錯:由信道中隨機的、持續存在的噪聲(如熱噪聲)引起,噪聲與信號疊加導致比特錯誤,具有隨機性、單個或少量比特出錯的特點。
突發差錯:由短暫、強烈的干擾(如電磁脈沖)引起,表現為連續多個比特出錯,其根源不是常規的 “持續噪聲”,而是突發干擾。
數據丟失差錯:通常由網絡擁塞、緩沖區溢出等引起,與信噪比無直接關聯。
干擾差錯:表述較籠統,“干擾” 是寬泛概念,而通信中差錯需結合成因分類,“隨機差錯” 已精準對應噪聲(含干擾)引發的常規差錯。
選項分析
A. 隨機差錯
正確。隨機差錯由持續的背景噪聲(如熱噪聲、電子噪聲)導致,提高信噪比(增強信號、削弱噪聲)可直接降低噪聲對信號的干擾,減少隨機差錯。
B. 突發差錯
錯誤。突發差錯由短暫、高強度干擾(如雷電、電磁脈沖)引發,并非持續的 “信噪比” 問題,提高信噪比無法有效抵御這類突發干擾。
C. 數據丟失差錯
錯誤。數據丟失通常因網絡擁塞、設備緩沖區不足等導致,與信號和噪聲的比值無關,提高信噪比不能解決這類問題。
D. 干擾差錯
錯誤。“干擾差錯” 并非通信中標準的差錯分類,且籠統的 “干擾” 未區分隨機噪聲與突發干擾。通信中,常規因持續噪聲引發的差錯已歸類為 “隨機差錯”,提高信噪比可針對性解決;突發干擾引發的差錯屬于 “突發差錯”,與信噪比關聯弱。因此該選項表述不精準,邏輯不對應。
綜上,正確答案是 A ,核心邏輯是:隨機差錯的根源是持續背景噪聲,提高信噪比可直接削弱噪聲影響;其他選項的差錯成因與信噪比無直接或有效關聯 。
本題主要考查傳輸差錯的基本概念與分類。一般來說,數據的傳輸差錯是由噪聲引起的。通信信道的噪聲可以分為兩類:熱噪聲和沖擊噪聲。熱噪聲一般是信道固有的,引起的差錯是隨機差錯,熱噪聲可以通過提高信道的信噪比來降低它對數據傳輸的影響。沖擊噪聲一般是由外界電磁干擾引起的,導致的差錯是突發差錯,沖擊噪聲是無法通過提高信道的信噪比來避免的,它是引起傳輸差錯的主要原因。
題目 3
3 單選題
零比特插入法規定,發送端在兩個標志字段之間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檢查出連續的_____個 1,則不管它后面的位是 0 還是 1,都增加一個 0。
A. 4
B. 5
C. 6
D. 8
- 答案:B
- 解析:零比特插入法是為了保證在幀同步標志(通常為 01111110 )之間的比特流中,不會出現連續的 6 個 1 而誤判為幀同步標志。其規則就是發送端在兩個標志字段之間的比特序列里,若檢查出連續 5 個 1 ,就不管后續位是 0 還是 1 ,都插入一個 0 ;接收端則進行反向操作,若收到連續 5 個 1 后緊跟一個 0 ,就刪除該 0 ,以此實現透明傳輸 ,所以選 B 。
題目 4
4 單選題
在 HDLC 協議中,若主站要求發送方對 3 號幀開始的所有幀進行重發,則相應的控制字段為_____。
A. 1010P011
B. 1001P011
C. 1101P011
D. 1011P011
- 答案:B
- 解析:HDLC 協議的控制字段用于區分幀的類型(信息幀、監控幀、無編號幀 )。本題涉及監控幀(用于流量和差錯控制 ),主站要求發送方對 3 號幀開始的所有幀重發,屬于選擇重發請求(SREJ )。監控幀中,控制字段格式為:第 1 位為 1 表示監控幀,第 2 - 4 位表示功能,選擇重發時對應編碼是 001 ,幀編號等信息結合起來,控制字段為 1001P011(P 為輪詢 / 終止位,本題不影響核心判斷 ),所以選 B 。
題目 5
5 單選題
HDLC 協議所采用的幀同步方法是_____。
A. 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標志法
B. 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
C. 字節計數法
D. 物理編碼違例法
- 答案:A
- 解析:HDLC 協議采用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標志法實現幀同步,以特定的標志字段 01111110 作為幀的起始和結束標識 。為避免比特流中出現連續 6 個 1 干擾幀同步,配合零比特插入 / 刪除技術 ;B 選項 “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 是像 PPP 協議早期的做法;C 選項 “字節計數法” 因計數出錯后難以恢復同步,很少使用;D 選項 “物理編碼違例法” 常見于以太網(如曼徹斯特編碼利用違例編碼做幀邊界 ),并非 HDLC 所用,所以 HDLC 采用 A 選項的幀同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