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
1. 熟悉H3C路由器的開機界面;
2. 通過Console端口實現對上電的H3C路由器的第一次本地訪問;
3. 掌握H3C設備命名等幾個常用指令;
4. 掌握如何將H3C設備配置為Telnet服務器;
5. 掌握如何將H3C設備配置為Telnet客戶端并實現訪問Telnet服務器。
二、實驗要求
1. 2臺具有2個以上10/100Mbit/s以太網點接口的路由器;
2.一臺裝有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的PC(臺式機或筆記本);
3. 一條RJ-45轉串口電纜線,一條串口轉USB電纜線;
4. 兩條雙絞跳線(交叉線);
三、實驗內容
1. 訪問H3C網絡設備;
2. 通過Telnet遠程訪問H3C設備。
四、實驗步驟
1. 安裝驅動
因為USB轉串口線纜的作用是將計算機的USB接口轉換成一個串行通信接口(RS-232),以便于與網絡設備的Console口進行數據交互。然而,操作系統默認并不識別這種特殊的USB轉串口設備,因此必須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來讓操作系統識別并正確配置此設備。盡管Windows 11已經是一個相當新的操作系統,并且內置了許多硬件驅動的支持,但針對某些特定的設備,尤其是像USB轉串口這樣的非標準設備,仍然需要手動安裝驅動程序才能正常工作。如果未安裝適當的驅動,即使物理上連接了USB轉串口線纜,也無法通過它來訪問和管理H3C網絡設備。
2. 運行和設置終端仿真軟件
安裝終端仿真軟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通過計算機來配置和管理這些網絡設備。
關系:
1、命令行接口(CLI)訪問:大多數網絡設備,包括H3C的路由器和交換機,都提供了一個命令行接口用于配置和監控設備。這個接口通常不能直接通過圖形用戶界面訪問,而是需要通過特定的連接方式,比如通過Console口或者網絡(如Telnet、SSH)來訪問。
2、Console連接:對于初次配置或者恢復出廠設置后的設備,通常需要通過Console口來連接。這是因為此時設備可能還沒有配置IP地址等必要的網絡參數,無法通過網絡遠程訪問。這時就需要使用終端仿真軟件,通過一條專門的Console線纜將計算機的串行端口(通常是USB轉串行適配器)與設備的Console口相連。
3、遠程訪問:一旦設備配置了網絡參數,就可以通過網絡使用終端仿真軟件進行遠程訪問。例如,通過Telnet或SSH協議連接到設備的命令行接口。這種方式允許網絡管理員從任何有網絡連接的地方管理設備,大大提高了管理的靈活性和效率。
4、模擬終端行為:終端仿真軟件的作用就是模擬一個物理終端的行為。它可以在用戶的計算機上創建一個窗口,用戶在這個窗口中輸入命令,這些命令會被發送到網絡設備,而設備的響應也會顯示在這個窗口中。因此,無論你是通過Console口還是網絡連接,終端仿真軟件都是你與網絡設備之間溝通的橋梁。
- 此配置終端仿真軟件時拍的重要配置步驟的照片,那張帶著你名字的圖片不可或缺。
3. 啟動H3C路由器
- 紅色箭頭指出電纜線RJ-45端插在路由器的端口。
- 連接示意圖
4. 查看路由器啟動信息
- 此處配上你在2600開機時的啟動界面截圖,并簡單解釋你都看到了什么信息。
啟動過程:系統開始啟動,解壓加載了擴展引導程序(Bootware),版本為1.70。
硬件信息:顯示設備的硬件規格,包括CPU、內存類型(DDR3 SDRAM)、內存大小(2048MB)、閃存大小(8MB)等。
引導驗證與鏡像加載:系統驗證引導程序并成功加載主鏡像文件(如r0605p13.bin)。
加密算法測試:設備執行SHA、HMAC、AES、RSA、DSA等算法的已知答案測試(KAT),確保加密算法正常。
自動配置嘗試:自動配置嘗試兩次但失敗,提示沒有可用的接口,最后提示aux0可用。
啟動完成:系統啟動完畢,提示按ENTER鍵開始配置。
- 文字簡單說明當看到什么信息時你可以判定你的超級終端已經連上了路由器
Starting Known-Answer tests in the kernel
5. 配置H3C路由器作為Telnet服務器
請將你配置Telnet服務器時你的超級終端的界面截圖放在這里,然后在圖下面文字簡單解釋每條指令功能是什么。(請不要完美截圖,盡量將自己在實驗中出錯的地方截圖都放進來,以增加實驗報告真實性。
指令 | 功能 |
system-view | 進入系統視圖 |
sysname H3C-R1 | 將當前路由器設備名稱更改為H3C-R1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 進入GE0/0端口 |
ip address 192.168.10.254 24 | 配置該端口的IP地址 |
quit | 退出端口配置 |
telnet server enable | 啟動Telnet服務 |
local-user h3c | 設置Telnet遠程登錄認證時的用戶名,進入本地用戶視圖 |
password simple 123456 | 設置認用戶密碼 |
service-type telnet | 設置服務類型為Telnet |
authorization-attribute user-role 3 | 設置訪問級別 |
user-interface vty 0 4 | 設置允許5個用戶登錄設備 |
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 配置用戶的認證方式scheme |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 配置用戶界面下的終端顯示類型 |
idle-timeout minute 20 | 配置用戶連接超時時間 |
history-command max-size 15 | 配置歷史緩沖區可存放的歷史命令條數 |
quit | 退出 |
??? 6. 配置H3C路由器作為Telnet客戶端并訪問Telnet服務器
- 紅色箭頭指出的是跳線真實連接的是R1和R2的哪個端口。
- 配置Telnet客戶端時超級終端的界面截圖
指令 | 指令端 | 功能 |
<H3C_R1>system-view | R1 | 進入系統視圖 |
[H3C_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2 | R1 | 進入GE0/2端口 |
[H3C_R1-GigabitEthernet0/2]ip address 192.168.100.1 24 | R1 | 配置該端口的IP地址 |
[H3C_R1-GigabitEthernet0/2]quit | R1 | 退出端口配置 |
<H3C_R1>system-view | R1 | 進入系統視圖 |
[H3C_R1]sysname H3C_R2 | R1 | 切換為R2 |
[H3C_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 R2 | 進入GE0/0端口 |
[H3C_R2-GigabitEthernet0/0]ip address 192.168.100.2 24 | R2 | 配置該端口的IP地址 |
[H3C_R2-GigabitEthernet0/0]quit | R2 | 退出端口配置 |
<H3C_R2>telnet 192.168.100.1 | R2 | 嘗試連接 |
連接失敗 | ||
重新配置R1與R2的地址,多次嘗試不同的網段,如下所示 |
連接成功 |
- 表格為最終成功的IP地址。
設備名稱 | 接口名稱 | IP地址 |
H3C_R1 | GE0/0 | 192.168.10.254/24 |
H3C_R1 | GE0/1 | 192.148.79.8/24 |
H3C_R2 | GE0/0 | 192.148.79.9/24 |
PC | GE0 | 192.168.10.1/24 |
五、實驗結果及分析
1. 整個實驗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有截圖最好),如何解決的?通過該實驗有何收獲?
問題1:
IP值被占用導致連接不成功。
方案:?????????
??? ??嘗試多種不同的IP組合。
問題2:
?系統視圖進行網絡連接報錯。
方案:
? 未退出系統視圖,“ Ctr+z”退出系統視圖后,再進行網絡連接,解決報錯問題。
收獲
通過本次《訪問H3C網絡設備》實驗,我深入了解了H3C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首先,我熟悉了H3C路由器的開機界面和啟動過程,了解了設備的硬件規格和引導程序的加載流程。通過Console端口實現對路由器的第一次本地訪問,我掌握了如何使用終端仿真軟件進行命令行配置,這為后續的遠程管理打下了基礎。實驗中,我學會了如何配置H3C設備的基本信息,如設備名稱和端口IP地址,這不僅增強了我的網絡基礎知識,還提升了實際操作能力。
此外,配置Telnet服務的過程讓我深刻理解了應用層協議和傳輸層協議之間的關系。通過設置Telnet服務器和客戶端,我學會了如何配置用戶認證、訪問權限和服務類型,這對我理解網絡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實驗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如IP地址沖突和網絡連接報錯,也鍛煉了我的故障排查能力。通過多次嘗試和調整配置,我成功解決了這些問題,這不僅增強了我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耐心和細致的工作態度。
總的來說,這次實驗不僅鞏固了我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還通過實踐加深了我對網絡設備配置和管理的理解。
- 請結合理論課所學,說明我們連線正確是在確保網絡7層中哪個層的連通性,Telnet又是在網絡的哪個層的協議?
答:我們的連線正確是確保物理層的連通性:
Telnet是一種基于TCP/IP的應用層協議,但它依賴于傳輸層的TCP協議來建立可靠的連接。
- 請上網查閱資料解釋為什么我們實驗配置的IP地址都是以192.168開頭,我們為什么要將服務器和客戶端配置在一個網段?不在一個網段可以嗎?
答:(1)192.168.x.x 是專用IP地址范圍之一,根據RFC 1918,專用IP地址范圍包括:
10.0.0.0 到 10.255.255.255
172.16.0.0 到 172.31.255.255
192.168.0.0 到 192.168.255.255
這些地址不需要向互聯網注冊機構申請,可以自由使用。而且在內部網絡中使用私有IP地址可以避免與外部公共IP地址沖突。另外,私有IP地址不能直接從互聯網訪問,增加了網絡的安全性。
- 將服務器和客戶端配置在同一個網段,主要是為了簡化網絡配置和提高通信效率,確保實驗環境的穩定。
- 服務器和客戶端也可以配置在不同的網段,但這需要額外的配置和設備支持。如需要一個或多個路由器來連接不同的網段,或者使用三層交換機來實現不同網段之間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