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服務監理 第 5 部分:軟件工程監理規范》(GB/T 19668.5-2018)是規范軟件工程監理服務的國家標準,旨在為軟件工程監理的規劃設計、招標、設計、實施、驗收等階段及相關支持過程提供明確的監理要求、服務內容和實施要點。
GB/T19668系列標準共分為七部分,相互配合實現信息技術服務監理全流程規范(第1、3、6、7部分已解讀,詳見:《信息技術服務 監理 第1部分:總則》(GB/T 19668.1-2014) -標準解讀系列;《信息技術服務監理 第3部分:運行維護監理規范》(GB/T 19668.3-2017)標準解讀;《信息技術服務 監理 第6部分:應用系統:數據中心工程監理規范》(GB/T 19668.6—2019)標準解讀;《信息技術服務 監理 第7部分:監理工作量度量要求》(GB/T19668.7-2022)-標準解讀系列,后續我們將對各部分進行詳細分析,敬請期待),以下從多個維度對本標準進行詳細解讀:
一、標準整體框架與核心內容
核心定位:本標準規定了軟件工程監理在規劃設計、招標、設計、實施、驗收階段的監理要求、服務內容、要點及文檔規范,為軟件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理提供技術依據。
適用場景:信息系統工程中軟件工程項目的監理工作;監理機構構建軟件工程監理能力體系;業主單位、承建單位與監理機構在項目各階段的協作規范;軟件工程項目的質量、進度、投資及合同管理標準化依據。
二、軟件工程監理階段劃分與要求
(一)規劃設計階段
監理要求
監理機構為業主單位提供咨詢服務,協助確定軟件系統建設方案、投資預算及技術管理框架,確保業務目標與技術方案的一致性。
監理內容
業務梳理:分析業務現狀與信息化需求,明確軟件系統建設目標;
需求分析:協助業主單位開展需求分析,界定功能、性能及進度要求;
方案設計:參與可行性分析,確定技術架構、招標方案及風險評估。
監理要點
監理機構需協助業主單位分析業務現狀與趨勢,梳理信息化支撐情況,明確軟件系統功能、性能及進度要求,制定合理的建設方案。
(二)招標階段
監理要求
協助業主單位明確招標需求,確保招標文件與項目目標一致;篩選合適承建單位,推動簽訂合規、可行的承建合同。
監理內容
招標準備:收集項目信息,協助編制招標文件,明確建設內容、技術指標及驗收標準;
招標過程:審查投標單位資質,參與評標,確保投標文件符合需求;
合同簽訂:審核合同條款,明確質量要求、進度里程碑、知識產權及監理介入條款。
監理要點
招標文件需包含業務流程、技術標準、知識產權等關鍵內容;合同需明確承建單位接受監理,確保合同內容與招標要求一致,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質量、進度、變更處理等條款。
輸出文檔
監理規劃、招標書評審意見、合同評審意見;招標方案評審會紀要、合同簽訂首次會議紀要。
(三)設計階段
監理要求
審查承建單位的實施計劃與設計文檔,確保符合合同及需求;監督需求分析與設計過程,保證文檔的完整性、可追溯性。
監理內容
計劃制定:審核工程計劃,包括范圍、組織架構、進度及質量保證措施;
需求分析:監督需求分析活動,組織評審需求規格說明書;
概要與詳細設計:審查設計文檔,評價其與需求的一致性及技術可行性。
監理要點
需求規格說明書需具備清晰性、完整性與可測試性;設計文檔需遵循統一標準,接口設計、數據庫設計需滿足可維護性要求。
輸出文檔
監理實施細則、需求規格說明書檢查表、概要設計檢查表;需求評審意見、設計階段監理通知單。
(四)實施階段
監理要求
監督編碼、測試及系統部署過程,驗證軟件符合需求與設計;控制實施進度與質量,及時處理變更與問題。
監理內容
編碼及測試:檢查編碼規范執行,監督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及系統測試;
系統部署:審核部署計劃,驗證環境兼容性,監督數據遷移與系統驗收。
監理要點
編碼需具備可讀性與可維護性,測試用例需覆蓋全部需求;系統部署需審查部署計劃,監督部署過程,審核部署結果,確保系統與需求和設計一致。
輸出文檔
編碼規范審核意見、測試計劃評審記錄;系統問題跟蹤記錄、數據遷移驗證檢查表。
(五)驗收階段
監理要求
監督培訓過程,協助業主單位完成初驗、試運行及終驗;推動項目移交,確保文檔與軟件產品完整交付。
監理內容
培訓監理:審核培訓計劃,監督培訓效果,確保業主單位掌握系統操作;
初驗與試運行:檢查系統功能完成情況,審核初驗條件,監督試運行過程,處理發現的問題。
驗收與移交:審核初驗、終驗條件,監督試運行問題整改,完成項目移交。
監理要點
驗收需依據需求規格說明書與合同,試運行需檢查系統功能,審核初驗條件,監督試運行,處理問題;移交清單需包含軟件、文檔及支持信息,確保可獨立運維。
輸出文檔
培訓效果評估意見、初驗報告、終驗報告;軟件工程移交清單、監理工作總結報告。
三、軟件工程支持過程與監理控制措施
(一)支持過程監理
文檔編制:監督承建單位按計劃執行文檔編制,確保文檔格式、內容符合GB/T 8567標準。重點審核文檔完整性、術語一致性及可追溯性,并對文檔變更流程進行管控,要求修改需經監理機構與業主單位確認。
配置管理:督促承建單位建立配置基線,通過版本控制工具實現變更管理。審核配置管理計劃中關于變更申請、審批、驗證的流程,確保軟件項修改前需評估對進度、質量的影響,變更實施后需更新配置狀態記錄,避免版本混亂。
質量保證:審查質量保證計劃,監督測試過程中問題記錄與修復情況,要求缺陷需明確優先級與整改時限,重大缺陷整改后需經監理機構復測,確保軟件功能、性能符合需求規格。
(二)監理控制措施
計劃審查:評估各階段計劃的可行性,重點檢查與承建合同的一致性、任務分解合理性及風險應對措施,確保計劃可指導實際執行。
過程跟蹤:跟蹤項目進度執行情況,對比實際進展與計劃里程碑,記錄文檔提交延遲、資源投入不足等問題;監督問題處理流程,要求承建單位對監理通知單中的整改事項在規定時間內反饋,形成閉環管理。
聯合評審:組織業主單位、承建單位對需求分析、概要設計等關鍵成果進行聯合評審,評審前確認文檔完整性,評審中關注技術方案可行性及需求匹配度,評審后督促整改并驗證結果。
問題解決:建立問題分級機制,對系統崩潰等重大問題要求承建單位24小時內響應,提交原因分析與解決方案;跟蹤整改過程,驗證修復效果,定期匯總問題數據,推動開發流程優化。
四、標準應用價值
規范化項目管理:通過全周期監理流程標準化,明確各階段責任與交付物,減少需求變更與進度延誤風險。
保障軟件質量:從需求分析到驗收的全流程把控,確保軟件功能、性能及安全性符合用戶要求。
優化資源控制:通過投資控制與進度管理,協助業主單位合理分配資源,降低項目成本。針對精準高效的成本評估需求,“軟件造價喵”可助力投資控制——業主單位只需要上傳文檔并選定標準后,即可一鍵估值。其基于行業標準與數據,借助AI算法多維度評估成本,為資源分配提供精準數據支撐,有效降低項目成本。
促進協同協作:統一業主單位、承建單位與監理機構的工作標準,提升溝通效率與項目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