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與傳播速度無關
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知道,導體流過電流時,電子實際上的速度只有1cm/s。是很慢的。
導線的電阻對傳輸線上信號的傳播速度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只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互連的電阻才會影響信號的傳播速度,并且這個影響非常微小。
低電阻并不意味著信號的速度就快,必須糾正這個錯誤的觀念。
可以解釋一下電子在導體中的具體移動過程:
假設有一個裝滿彈珠的管子,我們在這一端推動一個彈珠,則會有另一個彈珠幾乎同時從
另一端出去。注意,一顆彈珠對下一顆彈珠的作用,即這種彈珠之間的作用力,其傳播速度要
比彈珠實際運動的速度快得多。
同理,當導線中的一個電子受電源的作用而出現微動時,與它相鄰電子之間的關系也受電場的作用而發生微動。電場中的這類扭結以電場變化的速度一光速,傳播到下一個電子。
當導線一端的一個電子移動時,電場中的這種扭結就傳播到下一個電子,該電子再移動,
電場為下一個電子再創建一個扭結,這樣向下形成一條鏈接,直到導線另一端出現最終的電子
移出。不是電子本身的運動速度,而是電場所主導電子之間相互扭結的速度,決定著信號傳播
的快慢。
那什么決定了信號的速度快慢呢?
頻率決定傳播速度
當信號在傳輸線中傳輸時,電場會隨之建立。
信號的傳播速度取決于其在 信號路徑與返回路徑 周圍材料中形成交變電場和磁場的建立速度和傳播速度
速度公式:
其中?ε0表示自由空間的介電常數(為8.89x10-12F/m),εr表示材料的相對介電常數,μ0表示
自由空間的磁導率(為4πx10-H/m),μr表示材料的相對磁導率(幾乎所有的材料都為1)
帶入計算可得:
某些材料的介電常數可能會隨頻率的變化而變化。
也就是說,材料中的光速可能與頻率有關。一般而言,隨著頻率的升高,介電常數會減小,從而使隨著頻率的升高,材料中的光速會提高。
在大多數常見的材料中,例如FR4,當頻率從500MHz變化到10GHz時,介電常數的變
化很小。根據環氧樹脂與玻璃纖維的比率不同,FR4的介電常數在3.5和4.5之間變化。大
多數互連疊層材料的介電常數約為4。
記住這個經驗法則:絕大多數互連中的光速約為(12in/ns)/√4=6in/ns。當
估算電路板互連中的信號的速度時,就可以假定它約為6in/ns。
這一點的應用:求走線帶來的信號時延:T
時延T與互連長度的關系如下:
這說明,當信號在FR4上長為 6in(15.24cm)的互連中傳輸時,時延約為6in/(6in/ns),即約為1 ns。
如果傳輸長度為12 in(30.5cm),則時延為 2 ns。
這一點在高頻電路中 對時間很敏感的情況下很重要。
參考:《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分析》Eric Boga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