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相關知識
按使用范圍分類
公用網
- 由電信部門或其他提供通信服務的經營部門組建、管理和控制,向全社會提供服務的網絡。
專用網
- 由某個單位或部門組建、僅供本單位或部門內部使用的網絡。
按傳輸介質分類
有線網絡
- 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通過有形的介質傳輸信號。
無線網絡
- 如:WiFi、4G、5G、衛星等,通過無線電磁波傳輸信號。
常見網絡類型
局域網(LAN)
- 覆蓋范圍較小,通常在一個建筑物內或園區內,用于連接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打印機等設備,實現資源共享和數據通信。
城域網(MAN)
- 覆蓋范圍為一個城市,可用于連接多個局域網,提供城市范圍內的高速數據傳輸和服務。
廣域網(WAN)
- 覆蓋范圍大,可跨越城市、國家甚至全球,通過通信子網和通信鏈路連接不同的局域網或城域網。
家用路由器
功能
- 連接廣域網 / 互聯網:通過 WAN 口連接寬帶運營商提供的線路,使家庭網絡接入互聯網。
- 組建局域網(LAN):通過多個 LAN 口連接家庭內的電腦、電視、智能設備等,實現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示例
- 家用路由器外觀通常有多個網線接口(WAN 口和 LAN 口),以及電源接口、重置按鈕等。一般第一個接口是廣域網(WAN)接口,用于連接寬帶貓或入戶網線;后面多個接口是局域網(LAN)接口,用于連接電腦等設備。
路由器相關
無線路由器
- 具備路由器功能的同時,還能通過無線信號(WiFi)為支持無線的設備提供網絡連接,實現有線網絡到無線網絡的轉換。
以太網交換機
- 可以連接多個網絡設備(如計算機、服務器等),在局域網中實現數據的高速轉發,擴展網絡連接數量。通常多個以太網交換機可組成一個更大規模的局域網。
路由器和交換機的結合
- 有些設備將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功能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實現網絡的互聯和路由選擇,又能擴展網絡接口數量,方便用戶構建網絡。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按拓撲結構分類
總線型
- 所有設備連接在一條總線上,某一時刻只有一個設備可以發送數據,容易產生沖突。優點是布線簡單、成本低;缺點是故障診斷和隔離困難,總線故障會導致全網癱瘓。
星型
- 以中央節點(如交換機、集線器)為中心,各設備通過單獨的線路與中央節點相連。便于管理和維護,單個設備故障不影響其他設備;但中央節點負擔重,一旦出現故障會導致全網癱瘓。
環型
- 各個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成一個閉合的環,數據沿環單向傳輸。結構簡單,傳輸延時確定;但環中任何一個節點出現故障都會影響整個網絡,重新配置網絡較困難。
樹型
- 是星型結構的擴展,像一棵樹,有根節點和分支節點。易于擴展和故障隔離,但根節點出現故障會影響較大范圍。
網狀型
- 節點之間有多條路徑相連,可靠性高,容錯能力強;但結構復雜,布線困難,成本高。
按信息的交換方式分類
電路交換
- 通信前建立專用物理連接,通信過程中獨占線路,通信結束后拆除連接。優點是實時性強、時延小;缺點是線路利用率低。例如傳統電話通信。
報文交換
- 以報文為單位進行存儲 - 轉發,無需建立專用連接。可提高線路利用率,但報文大小不確定,存儲轉發時延較大。
分組交換
- 將報文分割成若干個分組進行傳輸,每個分組包含分組頭(含目的地址等信息)和數據部分。采用存儲 - 轉發方式,具有線路利用率高、傳輸可靠性高、可動態分配帶寬等優點;但存在一定的傳輸時延和額外開銷(分組頭信息) 。現在的互聯網主要采用分組交換技術。
其他相關
從物理層和邏輯層看網絡結構
- 物理層上看,網絡由各種物理設備(如網線、路由器、交換機、網卡等)連接而成。
- 邏輯層上看,網絡是一種架構,規定了數據的傳輸、處理和交互方式。
這一類無線網絡利用 WiFi 組網
- 介紹 WiFi 組網的優勢,如方便設備接入、可實現移動辦公和娛樂等。
- 提及 WiFi 組網的一些關鍵要素,如頻段(2.4G 和 5G 頻段)、信道、信號強度等對網絡性能的影響。
- 說明 WiFi 組網的應用場景,如家庭、辦公室、公共場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