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求描述
在實際航道測量項目中,有測量斷面線流量流速的需求,得使用流速儀在現場進行測量,相關操作在之前已經寫了記錄。本次手冊記錄后期數據處理與流量線繪制,以該區域為例。
流速儀設備操作說明
2 規范要求
3 流量斷面表格制作
3.1 CAD數據準備
需要在CAD里將現場測的點展到流量線上。
根據現場情況,在線的兩端命名,一般是左岸Z+數字,右岸Y+數字。(左右岸前面教程已寫)
因為現場測的點位會有偏移,可以使用垂直移動到線上的功能,將點移動到線上。
如此CAD這邊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3.2 WinRiver數據查看
打開測量
選擇要打開的測量文件
雙擊你需要的第幾次數據進行加載
如此WinRiver數據準備完畢。
3.3 填表
先看一下完成的表,盡量按這個去填,便于后面使用插件繪制流量線,下面一一講解各處數據。
3.3.1 表頭數據
其實這一行解釋很清晰了,就不在多說了。
3.3.2 兩端坐標
CAD快捷鍵ID查詢獲得端點坐標,對應填入。
3.3.3 起點距
左岸端點到第一個測量點的距離(就是船只能測量到的最左點)
左岸端點到船測量到的最右點距離
3.3.4 總流量
WinRiver中查看,移動底改正后的流量。
3.3.5 測深垂線
根據河寬確定斷面垂線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需求適當增加減少。
查看流量幅值及方向
拖動下面箭頭的根據直線距離大致選取位置。這張是整體圖,后面分部分截取。
3.3.5.1 以1號垂線為例
第一點選取 21.19m 位置
填水深、平均流速、平均流向
儀深是根據規范計算的。
這處H=1.973m,所以只分一層0.6H。我們處理H>8m時,表層和底層忽略(因為底層數據測不到,都顯示壞)。
查找1.18m附近的測點流速和流量。
3.3.5.2 以2號垂線為例
第2處選擇的是 59.29m 處,表格填59.29-21.19=38.10m,后面都是如此。
第三層為 6.17m,因為后面數據沒有,直接填最后的數據。
3.3.6 平均水深
由公式計算,不用管。
開頭
中間
結尾
3.3.7 部分面積
公式計算
3.3.8 總面積
公式計算
3.3.9 平均流速
公式計算
該條線就填完了,依次按此方法,將所有線填完。
4 流量斷面繪制
4.1 拆分數據表為單獨的CSV文件
根據流量斷面繪制插件的要求將數據提前整理好,比如這里有16個子表格,需要得到16個單獨的CSV文件。
打開VB
插入模塊
復制下面代碼,按F5運行。
Sub Save_Excel_to_csv()Dim xpath As Stringxpath = ActiveWorkbook.PathDim sht As WorksheetFor Each sht In ActiveWorkbook.Sheetssht.CopyActiveWorkbook.SaveAs Filename:=xpath & "\" & sht.Name & ".csv", FileFormat:=xlCSV, CreateBackup:=False '將文件存放在工作薄所在的位置ActiveWorkbook.CloseNextMsgBox "拆分轉換完畢!"
End Sub
得到整理文件
注意編碼格式要為ANSI
4.2 CAD加載插件
appload加載插件
LL運行插件,選擇文件。
得到該條流量線
重復操作,得到所有的流量線。
插件的注意事項:
到此工作全部完成。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