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概要
- 1. 基礎密碼學
- 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
-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
-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
- 密鑰管理
- 2. 區塊鏈專用密碼學技術
- 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 ZKP)
- 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
- 環簽名(Ring Signature)與混幣技術
- 閾值簽名(Threshold Signature)
- 3. 共識機制中的密碼學
- 4. 隱私與擴展性方案
概要
1. 基礎密碼學
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
用途:區塊鏈中的區塊鏈接(如SHA-256)、Merkle樹、地址生成。
特性:抗碰撞性、單向性、確定性輸出。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AES):用于加密本地數據(如錢包文件)。
非對稱加密(RSA、橢圓曲線加密ECC):用于生成公私鑰對(如比特幣的ECDSA)。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
流程:私鑰簽名 → 公鑰驗證,確保交易不可篡改(如以太坊的交易簽名)。
密鑰管理
助記詞(BIP-39)、分層確定性錢包(HD Wallet,BIP-32/44)。
2. 區塊鏈專用密碼學技術
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 ZKP)
應用:Zcash的zk-SNARKs、以太坊的zk-Rollup(如zkSync)。
目標:證明數據的真實性而不泄露數據本身。
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
用途:隱私計算,允許在加密數據上直接運算(如鏈上數據隱私保護)。
環簽名(Ring Signature)與混幣技術
應用:門羅幣(Monero)的匿名交易。
閾值簽名(Threshold Signature)
用途:多方共同管理私鑰(如去中心化托管方案)。
3. 共識機制中的密碼學
PoW(工作量證明):依賴哈希碰撞難題(比特幣)。
PoS(權益證明):通過質押代幣和隨機數選擇驗證者(以太坊2.0)。
BFT(拜占庭容錯):數字簽名和節點投票機制(如Tendermint)。
4. 隱私與擴展性方案
Layer2 隱私技術:Aztec Network的隱私Rollup。
安全多方計算(MPC):用于跨鏈交易和密鑰分片。
Mimblewimble協議:精簡區塊鏈體積(如Grin、B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