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小白如何上岸數模國獎
我自己本人第一次參加數模國賽順利上岸國獎,當然那段經歷也是比較痛苦了,差不多也是從當年四月開始接觸數學建模,第一次參加媽媽杯成績并不理想,后面不斷參加數模比賽進行模擬,最后順利上岸國賽國獎,這里也分享一些我們的【數學建模備賽經驗】。
隊友任務合作與分工(賽前準備)
我們三位隊員,其實只有一位同學有一點點數學建模經驗,拿過數模國賽的省二,我和另外一位隊員都沒有任何數模經驗。首先,需要明確分工,建模手、編程手、論文手,當然這三者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具體分工如下:
隊友1:編程+建模+寫作
- 熟悉:Python/MATLAB/Mathpix
- 賽前按照方法或問題關鍵詞索引組織準備好可運行驗證代碼(python/matlab)并進行debug工作形成最終代碼,比如回歸和分類問題檢索到XGBoost算法代碼 (.py或者.m)文件
- 代碼來源:互聯網(csdn網站等)、大語言模型(GPT 4o),利用大模型對別人代碼進行改寫或者賽時直接生成代碼。
隊友2:框架+建模+寫作
- 熟悉: Python/MATLAB/SPSS/Mathpix
- 針對問題選擇合適的數學模型,掌握各種重要數學模型,包括數學規劃
- 參考歷年優秀論文圖表準備不同數學模型的流程圖框架.vsdx文件
隊友3:繪圖+建模+寫作
- 熟悉: Overleaf/Visio professional/WPS/Excel/Mathpix
- 搜集國賽2024年國賽優秀論文,latex圖表繪制和文字排版
- 整理LaTeX模板并上傳overleaf/word模板也可以
- 按照論文關鍵字中英文組織整理2014~2024年優秀論文
優秀論文
在大概3-5天的時間大家完成各自的任務后,就可以**共同挑選出1-2篇優秀論文(與自己擅長方向相關2022年,2023年)進行研讀,2024年的賽題用于模擬,**騰訊會議或者線下交流討論,學習優秀論文的經驗。
- 問題分析:善用流程圖展示
- 內容優先級(降重):圖>表>文字
- 模型建立和求解:每一個問題用幾種模型進行對比,實驗結果以漂亮的可視化形式呈現
- 獲獎論文結構:正文24頁左右+參考文獻1頁
賽前模擬
一般數模比賽一共4天的時間,大家最好抽取完整的四天進行模擬,具體時間分配如下:
- 第一天 ~22:30 選題、查閱文獻,尋找解題思路和技巧并開始解決第一題,構建論文框架
- 第二天 8:00~1.8 22:30 完成1~2題模型建立和求解,查閱文獻,論文書寫
- 第三天 8:00~1.9 23:00 完成3~4題模型建立和求解、查閱文獻,論文書寫
- 第四天 8:00~1.10 23:00 完成4~5題模型建立和求解,查缺補漏,增加創新點,修改論文(重點論文書寫),打磨摘要
- 第五天 6:00~8:00 最后檢查一遍論文,提交
模擬完成后,大家休息一天然后共同參考優秀論文,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繼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