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對感應電機倍頻曲線的特征進行了說明,然后將其特性用于電機轉差率和工況的測量。先給出可以直接利用的結論:
- 電機的工況和轉差率譜線會體現為5x,7x譜線調制在基頻附近。
- 兩條調制過攜帶s信息的譜線距離基頻譜線的距離。
?與真實轉速相對同步轉速的頻差反向。
為正, 則表示真實轉速相較同步轉速更快。
- 兩條譜線,距離基頻更近的那條譜線,表征實際轉速,基頻代表同步轉速。實際轉速更小,做正功,vice versa。
- 轉差率相關的頻差被兩條譜線間距放大了17倍,?
, f1為線電流頻率。
具體的讀圖可以參考3.2節。部分可能會干擾判斷的譜線,請參考3.4節。注意排除掉。注意,符合這種近似2x關系的譜線很容易觀察到,肉眼即可完成工況判斷和近似的轉差率估算。?
如下圖所示:紅色箭頭指向的譜線7倍頻調制譜線,標志了當前實際轉速。[ >f1正拉反轉下行,<f1正拉正轉,上行]。此時對側會出現一個頻率間隔大致有2倍頻率的5倍頻調制譜線。這兩條譜線構成了一對兒可以校驗的轉差率特征譜線。
1.三倍頻譜線的標準雙峰圖樣
如下圖所示,如果觀測電流曲線的頻域視圖,你會發現與更高的5x,7x頻點比較,在觀察現場采集的感應電機的線電流曲線時,經常會發現3x頻率,圖中的150Hz(此時線電流50Hz)經常會出現雙峰:
我們先分析一下這種機制的理論原因,實際物理機制,稍后一點我們還會論及3x,5x倍頻曲線是怎么來的,就是這些倍頻曲線產生的物理機制:
1.1 在某個理論頻點處出現明顯的雙峰的原因
其實這就是時域拍頻對應的頻域特征。這個頻點附近,因為時域明顯的幅值抖動。
如果你熟悉振動信號的調制解調,你可以直接把這個頻點附近的周期性信號解調出來,然后就能看到這里出現了明顯頻點處幅度波形的顛簸,也就是振動。這里是一個振動源。
為啥呢?這就是三相的不平衡現象。當三相電流不平衡時,這個頻點隨著三相線電流引起的轉子感生電流掃過定子回路,就會出現明顯的幅度忽大忽小的現象——這是一種幅度的變化,在時間軸上,會把一個正弦周期,分出一個1/3周期的臺階,所以,相應的,也就有了3x頻譜線處的電流幅度變化,及抖動。所以,如果你要分析頻譜,一般3x頻率無法用作分析依據,因為它已經分裂了。
1.1.1 額外的偶數頻率曲線頻譜曲線的物理意義
額外說明一下,因為外部的力矩變化,會反作用于電流,所以,上圖中原本不該出現的偶數倍頻曲線,及其賦值特性,可以用來判斷系統中是否出現了偏心、不平衡,不對中的現象。這類標注的振動信號分析過程,后續會另行展開。
1.2 高次諧波簇出現的原因
除了上面的3x諧波出現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個統一的諧波呈現機制,它本質上是一種信號反射。因為磁耦合所用到的磁性材料,隨電流增大,阻抗增大,隨頻率升高,阻抗也增大,所以這部分無法向下透傳的信號,就會直接在定子回路被反彈回來。特別是因為磁通飽和出現的非線性效應,也會形成奇次諧波。這類描述在電機學教程中會提及。
2.更高頻的5x,7x諧波的磁場信號特征
你們可能聽到過5x,7x諧波的相反的旋轉方向的問題,三相電的磁場和矢量本身在以1x旋轉。5x頻的信號,空間上按照120度放置時,會出現逆向旋轉效果:
7x諧波旋轉磁場是一個正向的磁場,不再給出。
3 轉差率s譜線修正
3.1 5x? 7x譜線在基頻的調制
5x轉子感生電流(因為反向):5*f1*(-2*s)
轉子的轉速:(1-s)*f1
所以:5x感生電流的實際頻率:-10*f1*s + f1 - sf1 = f1-11*s
此時調制的5x譜線就代表著實際轉速的方向:有11倍的頻差
類似:
7x轉子感生電流:(7*f1*s)
轉子的轉速:(1-s)*f1
所以:7x感生電流的實際頻率:f1+6*s
,有6倍的頻差
3.2 實例 - 看圖解算
發生了反轉,對吧?所以此時在下行,轉差率此時讀數:
低頻部分:dFreq_low?= 50-46.17 = -3.83
高頻部分:dFreq_high = +1.99
差值:比值 = 3.83/1.99 = 1.92
而理論的比值:11/6=1.83
此時的頻率分辨率=0.125,落在誤差區間。
所以:
1.以5x
方向與頻率同向,此時正轉正拉,上行:
2.轉差率: s= -(3.83/11 + 1.99/6)/2/50Hz = 2.02%
3.3 該種s測量的特征
- 理論清晰
- 不受變頻器電源電路耦合影響(因為它距離基頻很近,不容易被抑制)
- 充分利用了5x,7x倍頻譜線自身的特征
- 基頻部分的特征譜線能夠全部得到合理的解釋
- 自包含。所有的測量信息都在電流采樣數據中,無需標注,無需備注其他測量信息。
- 對比當前在用的同類解算方法,比穩態方法精度提高8倍;是動態方法精度的2-3倍。
- 僅僅是特征譜線的揀擇,仍有優化潛力。搭配電流的有效值解算,和電機方程,理論上還可以達到更高的精度。
在電機在未達到額定功率前的轉差率與力矩成正比,s本身就可以作為力矩輸出,另外使用T型等效電路計算電機方程后,多少周期的Current_in可以被解算出來,進一步提高測量精度。
它的力矩輸出精度是隨時間漸進的,隨著積累的穩態電流采樣點數逐漸增加,測量精度會逐漸提高。然后,因為速度變化時,力矩不變,對非穩態的電流,理論上,可能存在一種歸一化的前置操作,可以加快首個力矩測試結果輸出。
但是一般而言,在解算出電機的一些特征參數后,電流是更可靠的數據源。檢測s曲線的最大目的還是用于標定的用途。
3.4 更外側的兩條明顯的譜線的物理意義 - 1x -?2x 物理力矩曲線
首先懷疑,它們是3x的兩條轉差率曲線,在基頻附近的映射。之所以距離不再滿足兩倍關系,大概率與3x附近,兩條分離的信號與頻點的差有關,下面是3x部分的雙峰:
1.3x 內側頻點:dtFreq3x_min = 148.08
2.3x 外側頻點:dtFreq3x_max = 152.21
3.1x 內側頻點:dtFreq1x_min = 33.3
4.1x 外側頻點:dtFreq1x_max = 66.7
不用再看了,這個肯定不是s的特征譜線,它來自別的原因。與問題無關,不再追查。
4.后續優化
高頻部分,大概率會存在更高精度的s特征譜線。
附錄 A 5x旋轉磁場的反轉代碼示意圖
GitCode - 電機五倍頻旋轉磁場的逆向旋轉演示
?更多的電機旋轉磁場討論參見:
三相電機的磁場為什么會旋轉?_三項電流抽象成旋轉矢量-CSDN博客
附錄 B 負頻率混疊的機制【備用】
混疊頻率計算公式:
具體的混疊頻率?faliasfalias??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k為整數,最終需要讓
此時,從圖上可知,抽樣后的有效采樣頻率為:1.2e6s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