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參考
詳細教程:如何從前端查看調用接口、傳參及返回結果(附帶圖片案例)_f12查看接口及參數-CSDN博客
1、接口信息
接口基礎知識2:http通信的組成_接口請求信息包括-CSDN博客
HTTP類型接口之請求&響應詳解 - 三叔測試筆記 - 博客園
1. HTTP請求報文
-
概念:HTTP請求報文是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的請求,用于獲取資源或提交數據。根據請求方法的不同,請求報文的結構和內容會有所變化。
-
報文結構:
-
請求行(Request Line):
① 格式:<方法> <請求目標> <HTTP版本>
② 示例:GET /index.html HTTP/1.1
③ 作用:<方法>用于表示請求的類型(如GET, POST等);<請求目標>通常是請求資源的URL路徑;<HTTP版本>如HTTP/1.1
,不同版本的HTTP協議具有不同的特性。 -
請求頭(Request Headers):請求頭可包含多個字段,字段格式為:
<字段名>: <字段值>
(eg:Accept: text/html);請求頭的作用是提供客戶端信息和請求參數。 -
空行(Empty Line):其作用是分隔請求頭和請求體。
-
請求體(Request Body):可選,通常用于 POST、PUT等請求類型。請求體包含了提交的數據(如提交的表單數據)。
-
-
首部行常用字段:
-
Host:目標服務器的主機名。
-
User-Agent:客戶端信息(如瀏覽器類型)。
-
Accept:客戶端接受的媒體類型(如 text/html)。
-
Content-Type:請求體的媒體類型(如 application/json)。
-
Content-Length:請求體的長度。
-
-
GET請求與POST請求的區別:
-
GET請求:請求體為空,數據直接通過URL傳遞。GET請求的特點有:①數據長度有限(受URL長度限制);②數據可見(包含在URL中),不安全;③適用于獲取資源。
-
POST請求:請求體包含數據,數據通過請求體(載荷)傳遞。POST請求的特點有:①數據長度理論上無限制;②數據不可見(封裝在請求體中),相比GET請求更安全;③適用于提交數據(例如提交表單數據)。
-
2. HTTP響應報文
-
概念:HTTP響應報文是服務器對客戶端請求的響應,返回請求結果。其結構包括狀態行、響應頭和響應體。
-
報文結構:
-
狀態行(Status Line):
① 格式:<HTTP版本> <狀態碼> <狀態短語>
② 示例:HTTP/1.1 200 OK
③ 作用:<HTTP版本>如HTTP/2
,不同版本的HTTP協議具有不同的特性;<狀態碼>表示請求的結果(如 200、404);<狀態短語>則是對狀態碼的簡要描述(如 OK、Not Found)。 -
響應頭(Response Headers):響應頭可包含多個字段,字段格式為:
<字段名>: <字段值>
(eg: Content-Type: text/html);請求頭的作用是提供客戶端信息和請求參數;響應頭的作用是提供服務器信息和響應參數。 -
空行(Empty Line):其作用是分隔響應頭和響應體。
-
響應體(Response Body):可選,包含服務器返回的數據,也可能沒有返回,比如304。
-
-
首部行常用字段:
-
Content-Type:響應體的媒體類型(如 text/html)。
-
Content-Length:響應體的長度(如 1024字節)。
-
Set-Cookie:服務器設置的Cookie。
-
Cache-Control:緩存控制指令。
-
-
常見狀態碼
-
200 OK:請求成功。
-
404 Not Found:請求的資源未找到。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務器內部錯誤。
-
2、瀏覽器F12查看
1. Headers標頭
包含請求頭和響應頭信息,如:
Content-Type:指定請求或響應的內容類型(如application/json)。
Authorization:用于身份驗證的令牌或憑據。
Cookie:存儲在客戶端的會話信息。
User-Agent:標識發送請求的瀏覽器或客戶端。
2. Payload負載?
顯示請求體的內容,即前端傳遞給后端的參數。對于不同類型的請求,Payload內容有所不同:
POST/PUT 請求:通常為JSON格式的數據,例如:
3. Preview預覽
更友好的格式展示返回數據,便于閱讀。對于復雜的嵌套結構,Preview 會自動格式化并提供折疊功能
4. Response響應
顯示后端返回的數據,通常為JSON格式。
3、瀏覽器查看后,使用postman測試接口?
1:在瀏覽器中捕獲請求
1. 打開瀏覽器開發者工具:
? ?- 按 `F12` 或右鍵頁面選擇 **檢查(Inspect)**。
2. 切換到 **Network(網絡)** 選項卡。
3. 觸發需要分析的POST請求(如提交表單、點擊按鈕等)。
4. 在請求列表中:
? ?- 過濾請求類型為 **XHR** 或 **Fetch**(通常POST請求在此分類)。
? ?- 找到目標POST請求,點擊查看詳細信息。
2:復制關鍵信息
1. 復制請求URL
- 在請求詳情頁的 **Headers** 選項卡中,找到 **Request URL**,右鍵復制完整URL。
2. 復制請求頭(Headers)
- 在 **Headers** 選項卡的 **Request Headers** 區域:
? - 復制關鍵頭信息,如:
? ? ```http
?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或其他類型(如表單)
? ? Authorization: Bearer xxxxxx ? ?# 認證信息(如有)
? ? User-Agent: ...
3. 復制負載參數(Payload)
- 切換到 **Payload** 或 **Request** 選項卡(不同瀏覽器可能名稱不同):
? - 查看 **Request Payload** 或 **Form Data**,復制完整的參數(可能是JSON、表單鍵值對等格式)。
3:在Postman中配置請求
1. 創建新請求**
1. 打開Postman,點擊 **+ New** 創建新請求。
2. 設置請求方法為 **POST**。
3. 粘貼復制的 **Request URL** 到地址欄。
2. 添加請求頭(Headers)**
1. 切換到 **Headers** 選項卡。
2. 添加復制的請求頭(如 `Content-Type`, `Authorization` 等)。
3. 設置請求體(Body)**
1. 切換到 **Body** 選項卡。
2. 根據請求頭中的 `Content-Type` 選擇對應格式:
? ?- **JSON 數據**:選擇 `raw` → 右側下拉菜單選 **JSON** → 粘貼JSON參數。
? ? ?```json
? ? ?{
? ? ? ?"username": "test",
? ? ? ?"password": "123456"
? ? ?}
? ? ?```
? ?- **表單數據**:選擇 `x-www-form-urlencoded` → 填寫鍵值對。
? ? ?```
? ? ?key: username, value: test
? ? ?key: password, value: 123456
? ? ?```
? ?- **FormData/文件上傳**:選擇 `form-data` → 添加鍵值或文件。
?4:參數格式為form-data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5:參數格式為json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
6:發送請求并驗證
1. 點擊 **Send** 發送請求。
2. 檢查 **Response** 區域的狀態碼和返回數據,確認是否與瀏覽器結果一致。
### **常見問題處理**
1. **認證失敗**:
? ?- 檢查 `Authorization` 頭是否有效(如Token是否過期)。
2. **參數格式錯誤**:
? ?- 確保 `Content-Type` 和請求體格式匹配(如JSON需用雙引號)。
3. **跨域問題(CORS)**:
? ?- 在Postman設置中關閉跨域限制(Postman默認繞過C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