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實際BMS項目中,可能會綜合考慮成本、可拓展、通信交互等,用AFE(模擬前端)+MCU(微控制器)實現BMS(電池管理系統)。
希望看到這篇博客的朋友能指出錯誤或提供改進建議。
有紕漏請指出,轉載請說明。
學習交流請發郵件 1280253714@qq.com
單純電池管理保護芯片構建的BMS
以IP3264為例
以英集芯的4~5 節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保護器IP3264為例,其具有如下功能。
IP3264具有的功能
這個電路為充放電同口電池管理保護電路
在異常情況下,控制兩個NMOS,起到保護作用
通過采集每一節電芯電壓,起到過充、過放、斷線保護功能;
通過外接NTC,檢測電芯溫度,起到低溫、過溫保護功能;
通過采集Rsense壓差,起到充放電過流保護功能;
IP3264不具有的功能
由于BMS架構已經被芯片定死了,IP3264后續的可拓展性比較差,無法像AFE+MCU架構那樣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靈活選擇和優化。
IP3264主要提供電池過充、過放、過流等基本保護功能,其數據處理和算法運行能力相對有限。
IP3264無法支持復雜的電池管理算法和高級功能,如精確的SOC估算、SOH評估等。
IP3264無法進行高效的數據處理和算法運行能力,使得BMS系統無法準確地監測電池狀態、預測電池壽命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IP3265無法做到電芯均衡功能,監控和故障診斷能力相對有限,主要依賴于預設的保護閾值和延時設置。
AFE+MCU構建電池管理系統的優勢
一、更高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 組件選擇多樣性:設計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性能需求、成本預算等因素,從市場上眾多不同型號、性能的AFE和MCU中選擇最合適的組件進行搭配。這種靈活性使得BMS系統能夠更精確地滿足各種定制化需求。
- 系統升級便捷性: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BMS系統可能需要進行相應的升級以適應新的電池特性。采用AFE+MCU架構的BMS系統可以更容易地進行硬件和軟件升級,以適應未來的電池技術和市場需求。
二、優化系統性能并降低成本
- 性能優化:通過精心挑選AFE和MCU組件,設計師可以構建出性能卓越的BMS系統。例如,選擇高精度、低噪聲的AFE可以確保電池參數的準確測量;選擇高性能、低功耗的MCU可以提高數據處理速度和系統響應能力。
- 成本降低:通過合理搭配組件和優化設計,AFE+MCU架構的BMS系統可以在保證性能的同時降低成本。例如,對于某些特定應用場景,可能無需采用最昂貴的電池管理保護芯片,而是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AFE和MCU來實現相同的功能并降低成本。
三、數據處理和響應速度提升
- 高效數據處理:AFE負責將電池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傳輸給MCU進行處理。MCU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可以迅速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從而實現對電池狀態的實時監測和精確控制。
- 快速響應:由于MCU具有高速運算能力,因此當電池出現異常情況時,BMS系統可以迅速響應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如切斷電池供電或發出警報,以確保電池組的安全運行。
實際AFE+MCU項目
AFE+MCU構建BMS的挑戰
由于AFE無法像電池管理保護芯片那樣,做到電壓、電流、溫度的保護,所以只能靠MCU進行數據采集,通過軟件進行異常保護。
同時,數據采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MCU的ADC采集精度,所以數據采集的準確性也是一大挑戰。
另外,AFE+MCU架構,需要考慮到低功耗設計,MCU在靜態下,需要做到100uA以內的靜態功耗。
電池均衡控制、放電電流多級保護,SOC、SOH算法全部依賴軟件,所以需要一定的項目開發周期,軟件測試也比較困難。
DEMO原理圖
PT6105作為AFE
這里我選用了華潤微的PT6105作為AFE,其核心功能就三個:內置LDO、利用跟隨器輸出單節電芯電壓供給MCU采集、MCU控制其進行電芯被動均衡。
AFE外圍
總電芯電壓采集
溫度檢測
TL431提供高精度基準電壓
按鍵喚醒、電量顯示
充電MOS控制
放電電流檢測
電池ID識別、喚醒、單總線串口通信
軟件控制策略
硬件特性
*PT6105內置5V的LDO,給MCU及外圍電路供電
*用精度為0.5%的TL431作為MCU基準電壓
模擬量檢測
*MCU可檢測電池包總壓
*MCU控制PT6105的VOUT輸出單節電芯電壓,從而監測每一節電芯電壓
*MCU可檢測電池包溫度
*MCU可檢測放電電流
充電控制策略
*MCU可控制MOS管來控制是否進行充電
*休眠后O-CHG-CTRL為低電平,也就是只能特定的充電器才能對電池包進行充電
喚醒策略
*可通過按鍵喚醒
*可通過充電器或者工具設備,ID、S腳提供的5V上拉進行喚醒
低功耗策略
*進入休眠后,O-GND為高電平,NTC、TL431回路不消耗電流
*進入休眠后,O-AD-VBAT為低電平,總壓檢測回路不消耗電流
*進入休眠后,O-LEDx為高電平
*進入休眠后,O-AFE-EN為低電平,AFE進入休眠,減小模擬前端的功耗
被動均衡策略
*充放電時不可進行均衡
*同一時刻只能均衡一節電芯電壓
*當充電器/工具拔出10S后,若無其他異常,最高節電芯電壓比其他任何一節電壓高0.1V,則進行均衡(例如4.25、4.15、4.14、4.13、4.12,最高電芯電壓4.25,剩余電芯電壓均值4.135),均衡到最高那一節電芯的電壓小于其他節電芯電壓均值/均衡超時,則均衡停止,進入休眠狀態。
*均衡電流由限流電阻控制,例如電壓4.2V,限流電阻200Ω,則均衡電流為21mA
SOC估算測量
*采用OCV-SOC、安時積分法融合估算
*在系統啟動/更換電池/均衡完成時/充滿電后/被喚醒時,此時電池一般為弛豫或靜置狀態,單純通過OCV-SOC估算(線性插值法),獲取SOC初始值,對于三元鋰電池來說可行性較高
*在放電時,采集放電電流,通過安時積分法,計算SOC
溫度保護
*NTC懸空/短路
*充電時,高溫大于50℃置充電高溫flag,低溫低于-5℃置充電低溫flag;溫度低于45℃清除充電高溫flag,溫度高于0℃清除充電低溫flag
*放電時,高溫大于75℃置放電高溫flag,低溫低于-20℃置放電低溫flag;溫度低于50℃清除放電高溫flag,溫度高于-10℃清除放電低溫flag
*溫度在0-45℃清除所有溫度異常flag
充電過壓保護策略
*總壓超過21V或單節最高電壓超過4.25V時充電截止,總壓低于20.5且所有電芯電壓低于4.15V充電恢復
放電保護策略
*總壓低于14V或單節最低電壓低于2.6V時放電保護,總壓高于15V且所有電芯電壓高于2.8V放電恢復
*對于2Ah電池包,放電電流大于2*10A且時間超過4S進入放電保護,放電電流大于2*20A且時間超過1S進入放電保護
硬件故障
*電芯最高與最低節壓差超過1V時為電芯電壓嚴重失衡,為故障狀態;壓差在0.5V以內恢復
*當檢測到電池總壓低于5V,判定為保險絲燒壞/電壓檢測回路異常;總壓高于10V恢復
*當檢測到任何一節電芯電壓低于0.5V,為斷線狀態;所有電芯電壓高于2V恢復
*NTC懸空/短路為異常;溫度在0-45℃恢復
無情的AI生成結束語
通過AFE(模擬前端)PT6105與MCU的緊密協作,我們成功實現了一個功能全面、性能卓越的電池管理系統(BMS)。該系統充分利用了PT6105的硬件特性,包括其內置的5V LDO為MCU及外圍電路提供穩定供電,以及使用高精度TL431作為MCU的基準電壓,確保了系統的高精度和低噪聲性能。
在模擬量檢測方面,MCU能夠準確檢測電池包的總壓、單節電芯電壓、溫度和放電電流,為電池狀態的實時監測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同時,充電控制策略、喚醒策略和低功耗策略的制定,進一步提升了系統的靈活性和能效。
特別是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系統采用了精細的控制策略,包括充電控制、休眠喚醒、低功耗管理以及被動均衡等,確保了電池的安全、穩定和高效運行。其中,被動均衡策略的實施,有效避免了電池組內部電芯之間的電壓失衡,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在SOC估算方面,系統采用了OCV-SOC和安時積分法相結合的估算方法,提高了SOC估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溫度保護、充電過壓保護和放電保護策略的制定,為電池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系統還具備完善的硬件故障診斷功能,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電芯電壓失衡、保險絲燒壞、電芯斷線以及NTC異常等故障,確保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AFE+MCU實現的BMS系統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能效和低故障率等優點,為電動汽車、儲能系統等領域提供了優質的電池管理解決方案。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和完善該系統,以滿足更多領域和場景的需求,推動電池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