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元組是一種不可變的有序集合,可以存儲多個不同類型的數據。元組使用小括號來表示,其中的元素用逗號分隔開。與列表不同,元組的元素不能被修改、刪除或添加。它的一些常規操作包括元組的創建、訪問、添加、修改、刪除、運算等等,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
一、創建元組
代碼如下:
1 2 3 |
|
創建空元組:
代碼如下:
1 |
|
元組中只包含一個元素時,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號來消除歧義
代碼如下:
1 |
|
元組與字符串類似,下標索引從0開始,可以進行截取,組合等。
二、訪問元組
元組可以使用下標索引來訪問元組中的值,如下實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三、修改元組
元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許修改的,但我們可以對元組進行連接組合,如下實例:
代碼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四、刪除元組
元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許刪除的,但我們可以使用del語句來刪除整個元組,如下實例:
代碼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五、元組運算符
與字符串一樣,元組之間可以使用 + 號和 * 號進行運算。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組合和復制,運算后會生成一個新的元組。
比如元組拼接:
???可以使用"+"操作符將兩個元組拼接起來。例如:`new_tup = tup1 + tup2`
元組重復:
? ?可以使用"*"操作符將元組重復指定的次數。例如:`new_tup = tup * 3`
六、元組索引,截取
在Python中,你可以使用切片操作來截取元組。元組切片的語法與字符串切片的語法相同:
tuple[start:stop:step]
其中:
-
start
?是切片開始的索引(包括該索引對應的元素)。 -
stop
?是切片結束的索引(不包括該索引對應的元素)。 -
step
?是步長(默認為1,可省略)。
如果你想截取元組的一部分,可以這樣做:
# 定義一個元組
t = (1, 2, 3, 4, 5, 6, 7, 8, 9, 10)
# 截取索引1到7的元素,步長為2
sub_t = t[1:7:2]
print(sub_t)
# 輸出: (2, 4, 6)
七、無關閉分隔符
任意無符號的對象,以逗號隔開,默認為元組,如下實例:
代碼如下:
1 2 3 4 5 6 |
|
以上實例允許結果:
代碼如下:
1 2 |
|
八、元組內置函數
Python元組包含了以下內置函數
1、cmp(tuple1, tuple2):比較兩個元組元素。
2、len(tuple):計算元組元素個數。
3、max(tuple):返回元組中元素最大值。
4、min(tuple):返回元組中元素最小值。
5、tuple(seq):將列表轉換為元組。
九、對元組的一些認識:
tuple和list非常類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比如同樣是列出同學的名字:
代碼如下:
1 |
|
現在,classmates這個tuple不能變了,它也沒有append(),insert()這樣的方法。其他獲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一樣的,你可以正常地使用classmates[0],classmates[-1],但不能賦值成另外的元素。
不可變的tuple有什么意義?因為tuple不可變,所以代碼更安全。如果可能,能用tuple代替list就盡量用tuple。
tuple的陷阱:當你定義一個tuple時,在定義的時候,tuple的元素就必須被確定下來,比如:
代碼如下:
1 2 3 |
|
來看一個元組的特殊情況,下面是當元組中有可變無素的情況:
代碼如下:
1 2 3 4 5 |
|
這個tuple定義的時候有3個元素,分別是'a','b'和一個list。不是說tuple一旦定義后就不可變了嗎?怎么后來又變了?
別急,我們先看看定義的時候tuple包含的3個元素:
?
當我們把list的元素'A'和'B'修改為'X'和'Y'后,tuple變為:
?
表面上看,tuple的元素確實變了,但其實變的不是tuple的元素,而是list的元素。tuple一開始指向的list并沒有改成別的list,所以,tuple所謂的“不變”是說,tuple的每個元素,指向永遠不變。即指向'a',就不能改成指向'b',指向一個list,就不能改成指向其他對象,但指向的這個list本身是可變的!
理解了“指向不變”后,要創建一個內容也不變的tuple怎么做?那就必須保證tuple的每一個元素本身也不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