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新建.bib?文件
2、導入引用
3、在文檔中引用參考文獻
4、生成參考文獻列表
1、 新建.bib
?文件
在Overleaf項目中,你可以選擇導入現有的?.bib
?文件或在項目中創建一個新的?.bib
?文件來管理你的參考文獻。
導入
.bib
?文件:
在項目文件樹中點擊 "New File"。
輸入?
.bib
?作為文件名(例如,references.bib
)。點擊 "Upload" 并上傳你的?
.bib
?文件。?
此處,我的目錄結構是:
2、導入引用
打開谷歌學術,輸入將需要引用的文獻題目,點擊搜索結果下面的“引用”,在谷歌學術/百度學術中復制出bitex格式的引用,
? Overleaf 中的 LaTeX 參考文獻通常使用 BibTeX 或 BibLaTeX 格式的 .bib 文件進行管理。這兩種格式是 LaTeX 最常用的參考文獻管理格式,它們提供了強大的引用和文獻列表生成功能。
雖然 BibTeX 和 BibLaTeX 是 Overleaf 中最常用的選項,但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格式的參考文獻,但這通常需要一些額外的配置和自定義。例如,你可以手動創建一個包含參考文獻信息的 LaTeX 文檔,并在文檔中使用 \bibitem 命令來定義每個引用。然后,在文檔中使用 \cite 命令來引用這些引用。這種方式需要更多手動工作,不如使用 BibTeX 或 BibLaTeX 來管理參考文獻方便。
為了簡化管理和提高效率,BibTeX 和 BibLaTeX 通常是更好的選擇
打開之后,可以看到內容如下所示:
復制內容,粘貼到bib文件中,?
將花括號的第一項“barron022mip”修改為“1”(不改也行,直接用barron022mip作為名字去引用,推薦這種方法,latex會自動按照引用先后給參考文獻排序)。花括號第一項依次修改為1,2,3...
此處,對應到我的ref.bib中,已經是第14個參考文獻了,因此修改為14,
@article{14,title={Detecting taxi trajectory anomaly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author={Qian, Shiyou and Cheng, Bin and Cao, Jian and Xue, Guangtao and Zhu, Yanmin and Yu, Jiadi and Li, Minglu and Zhang, Tao},journal={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volume={23},number={7},pages={6883--6894},year={2021},publisher={IEEE}
}
3、在文檔中引用參考文獻
(1)首先,在文件開頭導入需要的包
\usepackage{cite}
(2)在chapter02.tex文件中添加參考文獻,此處的 \cite{1} 是ref.bib 文件中的第一條參考文獻。
\cite{1}
編譯之后,就可以在預覽中看到,
當文檔某處需要引用多個參考文獻時,可以使用逗號分隔引用標簽,并將它們包含在 \cite{} 命令內。例如,如果你要引用文獻 "1"、"2" 和 "3",可以這樣做:
\cite{1, 2, 3}
這將在文檔中生成一個帶有逗號分隔的引用列表,類似于 [1, 2, 3],其中 "[1]" 表示文獻 "1","[2]" 表示文獻 "2","[3]" 表示文獻 "3"。
4、生成參考文獻列表
在LaTeX文檔中,使用 \bibliography{} 命令指定你的 .bib 文件名稱,并使用 \bibliographystyle{} 命令選擇引用的樣式。然后,在文檔的適當位置使用 \bibliography{} 命令生成參考文獻列表。如下所示
編譯之后,就可以在預覽中看到,
文獻引用就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