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層考慮的是怎樣才能在連接各種計算機的傳輸媒體上傳輸數據比特流,而不是指具體的傳輸媒體。
- 4 個特性:
機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
電氣特性:指明在接口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功能特性: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的意義。
過程特性:指明對于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 模擬信號 (analogous signal):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是連續的。
數字信號 (digital signal):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是離散的。 - 碼元:在使用時間域(簡稱為時域)的波形表示數字信號時,代表不同離散數值的基本波形。
使用二進制編碼時,只有兩種不同的碼元:0 狀態,1 狀態。 - 單向通信(單工通信):只能有一個方向的通信,沒有反方向的交互。
雙向交替通信(半雙工通信):通信的雙方都可以發送信息,但雙方不能同時發送(當然也就不能同時接收)。
雙向同時通信(全雙工通信):通信的雙方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信息。、 - 基本的帶通調制方法:
調幅(AM):載波的振幅隨基帶數字信號而變化。
調頻(FM):載波的頻率隨基帶數字信號而變化。
調相(PM) :載波的初始相位隨基帶數字信號而變化。
10.- 導引型傳輸媒體: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
- 光波在纖芯中的傳播:光纖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細絲,主要由纖芯和包層構成雙層通信圓柱體。當光線從高折射率的媒體射向低折射率的媒體時,其折射角將大于入射角。如果入射角足夠大,就會出現全反射,光也就沿著光纖傳輸下去。
- 誤碼率(即比特錯誤率)不能大于可容許的范圍。
- 遠距離微波通信:微波接力。
- 主要特點:
(1) 微波波段頻率很高,頻段范圍很寬,其通信信道的容量很大。
(2) 工業干擾和天電干擾對微波通信的危害小,微波傳輸質量較高。
(3) 與相同容量和長度的電纜載波通信比較,微波接力通信建設投資少,見效快,易于實施。
主要缺點:
(1) 相鄰站之間必須直視(常稱為視距 LOS (Line Of Sight)),不能有障礙物,存在多徑效應。
(2) 有時會受到惡劣氣候的影響。
(3) 與電纜通信系統比較,微波通信的隱蔽性和保密性較差。
(4) 對大量中繼站的使用和維護要耗費較多的人力和物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