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my blog
請留下你寶貴的足跡吧(點贊👍評論📝收藏?)
💓期待你的一鍵三連,你的鼓勵是我創作的動力之源💓
🐣目錄
- 🍀運算符
- 📚1.算術運算符
- 📖1.1基本四則運算符
- 📖1.2增量運算符
- 📖1.3自增/自減運算符
- 📚2.關系運算符
- 📚3.邏輯運算符
- 📖3.1邏輯與 &&
- 📖3.2邏輯或 ||
- 📖3.3邏輯非 !
- 📖3.4短路求值
- 📚4.位運算符
- 📖4.1按位與 &
- 📖4.2按位或 |
- 📖4.3按位取反 ~
- 📖4.4按位異或 ^
- 📚5.移位運算
- 📖5.1左移 <<
- 📖5.2右移 >>
- 📖5.3無符號右移 >>>
- 📚6.條件運算符
- 📚7.運算符的優先級
- 🍀邏輯控制
- 📚1順序結構
- 📚2分支結構
- 📖2.1 if 語句
- 📖2.2 switch 語句
- 📚3.循環結構
- 📖3.1 while 循環
- 📖3.2 break
- 📖3.3 continue
- 📖3.4 for 循環
- 📚4.do while 循環
- 📚5.輸入輸出
- 📖5.1輸出到控制臺
- 📖5.2 從鍵盤輸入
- 📚6.猜數字游戲
🍀運算符
運算符即對操作數進行操作時的符號,不同運算符操作的含義不同
Java中運算符可分為:算術運算符(+ - * /)、關系運算符(< > ==)、邏輯運算符、位運算符、移位運算符以及條件運算符等
📚1.算術運算符
📖1.1基本四則運算符
加減乘除模(+ - * / %)
int a = 20;
int b = 10;System.out.println(a + b); // 30
System.out.println(a - b); // 10
System.out.println(a * b); // 200
System.out.println(a / b); // 2
System.out.println(a % b); // 0 --->模運算相當于數學中除法的余數
注意📚:
🍃都是二元運算符,使用時必須要有左右兩個操作數
🍃int / int 結果還是int類型,而且會向下取整
int a = 3;
int b = 2;
System.out.println(a / b);
//在數學中應該是1.5 但是在Java中輸出結果為1 會向下取整,即小數點之后全部舍棄掉了
// 如果要得到數學中的結果,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double d = a*1.0 / b;
System.out.println(d);
🍀做除法和取模時,右操作數不能為0
int a = 1;
int b = 0;
System.out.println(a / b)
// 運行結果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 by zeroat Test.main(Test.java:5)
🍀% 不僅可以對整型取模,也可以對double類型取模,但是沒有意義,一般都是對整型取模的
System.out.println(11.5 % 2.0);
// 運行結果
1.5
🍀兩側操作數類型不一致時,向類型大的提升
System.out.println(1+0.2); // +的左側是int,右側是double,在加之前int被提升為double// 故:輸出1.2
📖1.2增量運算符
+= -= *= %=
該種類型運算符操作完成后,會將操縱的結果賦值給左操作數
int a = 1;
a += 2; // 相當于 a = a + 2
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3a -= 1; // 相當于 a = a - 1
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2a *= 3; // 相當于 a = a * 3
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6a /= 3; // 相當于 a = a / 3
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2a %= 3; // 相當于 a = a % 2
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2long b=3;
//a=a+b;//a+b為long類型,a為int類型,故此處會報錯
//若寫成如下形式就不會報錯了
a+=b;
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4
注意👀: 只有變量才能使用該運算符,常量不能使用
📖1.3自增/自減運算符
++是給變量的值+1,–是給變量的值-1
int a = 1;
a++; // 后置++ 表示給a的值加1,此時a的值為2
System.out.println(a++); // 注意:后置++是先使用變量原來值,表示式結束時給變量+1,因此輸出2
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3++a; // 前置++ 表示給a的值加1
System.out.println(++a); // 注意:前置++是先給變量+1,然后使用變量中的值,因此輸出5
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5// --操作符給操作-1,與++含義類似
注意📖:
🌈如果單獨使用,【前置++】和【后置++】沒有任何區別
🌈如果混合使用,【前置++】先+1,然后使用變量+1之后的值,【后置++】先使用變量原來的值,表達式 結束時給變量+1
🌈只有變量才能使用自增/自減運算符,常量不能使用,因為常量不允許被修改
📚2.關系運算符
關系運算符主要有六個: == != < > <= >= ,其計算結果是 true 或者 false
int a = 10;
int b = 20;
// 注意:在Java中 = 表示賦值,要與數學中的含義區分
// 在Java中 == 表示相等
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
**注意??:**當需要多次判斷時,不能連著寫,比如:3 < a < 5,true/false不能和5比較大小
📚3.邏輯運算符
邏輯運算符主要有三個: && || ! ,運算結果都是 boolean類型
📖3.1邏輯與 &&
🌟語法規則:表達式1 && 表達式2,左右表達式必須是boolean類型的結果
🌟相當于現實生活中的且
🌟兩個表達式都為真,結果才為真,只要有一個為假,結果就為假
int a = 1;
int b = 2;System.out.println(a == 1 && b == 2); // 左為真 且 右為真 則結果為真
System.out.println(a == 1 && b > 100); // 左為真 但 右為假 則結果為假
System.out.println(a > 100 && b == 2); // 左為假 但 右為真 則結果為假
System.out.println(a > 100 && b > 100); // 左為假 且 右為假 則結果為假
📖3.2邏輯或 ||
🌲語法規則:表達式1 || 表達式2,左右表達式必須是boolean類型的結果
🌲相當于現實生活中的或
🌲若結果為真,則左右表達式至少有一個為真
int a = 1;
int b = 2;System.out.println(a == 1 || b == 2); // 左為真 且 右為真 則結果為真
System.out.println(a == 1 || b > 100); // 左為真 但 右為假 則結果也為真
System.out.println(a > 100 || b == 2); // 左為假 但 右為真 則結果也為真
System.out.println(a > 100 || b > 100); // 左為假 且 右為假 則結果為假
📖3.3邏輯非 !
🌴語法規則:! 表達式
🌴真變假,假變真。
int a = 1;
System.out.println(!(a == 1)); // a == 1 為true,取個非就是false
System.out.println(!(a != 1)); // a != 1 為false,取個非就是true
📖3.4短路求值
&& 和 || 遵守短路求值的規則
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 / 0 == 0); // 打印 false
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 / 0 == 0); // 打印 true
計算 10 / 0 會導致程序拋出異常. 但是上面的代碼卻能正常運行, 說明 10 / 0 并沒有真正被求值.
注意📚:
🍃對于 && , 如果左側表達式值為 false, 則表達式結果一定是 false, 無需計算右側表達式.
🍃對于 ||, 如果左側表達式值為 true, 則表達式結果一定是 true, 無需計算右側表達式.
🍃& 和 | 如果表達式結果為 boolean 時, 也表示邏輯運算. 但與 && || 相比, 它們不支持短路求值.
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 / 0 == 0); // 程序拋出異常
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 / 0 == 0); // 程序拋出異常
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0); //false
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0); //true
📚4.位運算符
Java中數據存儲的最小單位是字節,而數據操作的最小單位是比特位. 字節是最小的存儲單位,每個字節是由8個二進制比特位組成的,多個字節組合在一起可以表示各種不同的數據
位運算符主要有四個: & | ~ ^ ,除 ~ 是一元運算符外,其余都是二元運算符
位操作表示按二進制位運算. 計算機中都是使用二進制來表示數據的(01構成的序列), 按位運算就是在按照二進制位的每一位依次進行計算
📖4.1按位與 &
如果兩個二進制位都是1, 則結果為1, 否則結果為 0
int a = 10;
int b = 20;
System.out.println(a & b);
進行按位運算, 需要先把10和20轉化成二進制, 分別為1010和10100
📖4.2按位或 |
如果兩個二進制位都是0, 則結果為0, 否則結果為1
int a = 10;
int b = 20;
System.out.println(a | b);
運算方式和按位于類似:
注意📒:
當 & 和 | 的操作數為整數(int, short, long, byte) 的時候, 表示按位運算, 當操作數為 boolean 的時候, 表 示邏輯運算.
📖4.3按位取反 ~
如果該位為0 則轉為1, 如果該位為1 則轉為0
int a = 0xf;
System.out.printf("%x\n", ~a)
注意📚:
🌴0x 前綴的數字為十六進制數字. 十六進制可以看成是二進制的簡化表示方式. 一個十六進制數字對應4 個二進制位.
🌴0xf 表示10進制的15, 也就是二進制的1111
🌴printf 能夠格式化輸出內容, %x 表示按照十六進制輸出
🌴\n 表示換行符
📖4.4按位異或 ^
如果兩個數字的二進制位相同, 則結果為 0, 相異則結果為 1.
int a = 0x1;
int b = 0x2;
System.out.printf("%x\n", a ^ b);
注意👀: 如果兩個數相同,則異或的結果為0
📚5.移位運算
移位運算符有三個: << >> >>> ,都是二元運算符,且都是按照二進制比特位來運算的
📖5.1左移 <<
最左側位不要了, 最右側補 0
int a = 0x10;//十六進制0x10,對應十進制為16,二進制為00010000
System.out.printf("%x\n", a << 1);//左移最左側位不要了, 最右側補0,得二進制00100000,對應十進制32,十六進制0x20// 運行結果(注意, 是按十六進制打印的)
20
注意📚: 向左移位時,丟棄的是符號位,因此正數左移可能會變成負數
📖5.2右移 >>
最右側位不要了, 最左側補符號位(正數補0, 負數補1)
int a = 0x10;//十六進制0x10,對應十進制為16,二進制為00010000
System.out.printf("%x\n", a >> 1);//右移最右側位不要了, 最左側補符號位(正數補0, 負數補1),得二進制00001000,對應十進制8,十六進制0x8// 運行結果(注意, 是按十六進制打印的)
8int b = 0x??0000;
System.out.printf("%x\n", b >> 1);// 運行結果(注意, 是按十六進制打印的)
??8000
📖5.3無符號右移 >>>
最右側位不要了, 最左側補0.
int a = 0x????;
System.out.printf("%x\n", a >>> 1);// 運行結果(注意, 是按十六進制打印的)
7f???
注意📖:
- 左移 1 位, 相當于原數字 *2. 左移 N 位, 相當于原數字 * 2 的N次方.
- 右移 1 位, 相當于原數字 / 2. 右移 N 位, 相當于原數字 / 2 的N次方.
- 由于計算機計算移位效率高于計算乘除, 當某個代碼正好乘除 2 的N次方的時候可以用移位運算代替.
- 移動負數位或者移位位數過大都沒有意義.
📚6.條件運算符
條件運算符只有一個: 表達式1 ? 表達式2 : 表達式3
當表達式1 的值為 true 時, 整個表達式的值為 表達式2 的值;
當表達式1 的值為 false 時, 整個表達式的值為 表達式3 的值.
也是 Java 中唯一的一個 三目運算符, 是條件判斷語句的簡化寫法.
// 求兩個整數的最大值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max = a > b ? a : b;
注意📒:
- 表達式2和表達式3的結果要是同類型的,除非能發生類型隱式類型轉換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a > b? 1 : 2.0;
2.表達式不能單獨存在,其產生的結果必須要被使用
int a = 10;
int b = 20;
a > b? a : b; // 報錯:Error:(15, 14) java: 不是語句
📚7.運算符的優先級
在一條表達式中,各個運算符可以混合起來進行運算,但是運算符的優先級不同,比如:* 和 / 的優先級要高于 + 和 -
// 求a和b的平均值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a + (b - a) >> 1;
System.out.println(c);
上述表達式中,由于 + 的優先級要高于 >> , 因此a先和b-a的結果做加法,整體為20,最后再進行右移,因此結果 為10
**注意🌴:**運算符之間是有優先級的. 具體的規則不必記憶. 在可能存在歧義的代碼中加上括號即可.
// 求a和b的平均值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a + ((b - a) >> 1);
System.out.println(c);
🍀邏輯控制
📚1順序結構
System.out.println("aaa");
System.out.println("bbb");
System.out.println("ccc");// 運行結果
aaa
bbb
ccc
如果調整代碼的書寫順序, 則執行順序也發生變化
System.out.println("aaa");
System.out.println("ccc");
System.out.println("bbb");// 運行結果
aaa
ccc
bbb
📚2分支結構
📖2.1 if 語句
-
語法格式1
if(布爾表達式){// 語句 }
如果布爾表達式結果為true,執行if中的語句,否則不執行
注意??:
int a=10; if(a){}//a不是布爾表達式而是整型,故此代碼會報錯
-
語法格式2
if(布爾表達式){// 語句1 }else{// 語句2 }
如果布爾表達式結果為true,則執行if中語句,否則執行else中語句
3.語法格式3
if(布爾表達式1){// 語句1 }else if(布爾表達式2){// 語句2 }else{// 語句3 }
表達式1成立,執行語句1,否則表達式2成立,執行語句2,否則執行語句3
【練習】
1.判斷一個數字是奇數還是偶數
int num = 10;
if (num % 2 == 0) {System.out.println("num 是偶數");
} else {System.out.println("num 是奇數");
}
2.判斷一個數字是正數,負數,還是零
int num = 10;
if (num > 0) {System.out.println("正數");
} else if (num < 0) {System.out.println("負數");
} else {System.out.println("0");
}
3.判斷一個年份是否為閏年
int year = 2000;
if (year % 100 == 0) {// 判定世紀閏年if (year % 400 == 0) {System.out.println("是閏年");} else {System.out.println("不是閏年");}
} else {// 普通閏年if (year % 4 == 0) {System.out.println("是閏年");} else {System.out.println("不是閏年");}
}
【注意事項】
1.代碼風格
// 風格1-----> 推薦
int x = 10;
if (x == 10) {// 語句1
} else {// 語句2
}// 風格2
int x = 10;
if (x == 10)
{// 語句1
}
else
{// 語句2
}
雖然兩種方式都是合法的, 但是 Java 中更推薦使用風格1, { 放在 if / else 同一行. 代碼跟緊湊
2.分號問題
int x = 20;
if (x == 10);
{System.out.println("hehe");
}// 運行結果
hehe
此處多寫了一個 分號, 導致分號成為了 if 語句的語句體, 而 { } 中的代碼已經成為了和一個 if 無關的代碼塊
3.懸垂 else 問題
int x = 10;
int y = 10;
if (x == 10) if (y == 10)System.out.println("aaa");
else System.out.println("bbb");
if / else 語句中不加 大括號也可以寫語句(只能寫一條語句). 此時 else 和最接近的 if 匹配.
但是實際開發中不建議這么寫. 最好加上大括號
📖2.2 switch 語句
基本語法
switch(表達式){case 常量值1:{語句1;[break;]}case 常量值2:{語句2;[break;]}...default:{內容都不滿足時執行語句;[break;]}
}
執行流程:
- 先計算表達式的值
- 和case依次比較,一旦有響應的匹配就執行該項下的語句,直到遇到break時結束
- 當表達式的值沒有與所列項匹配時,執行default
代碼示例: 根據 day 的值輸出星期
int day = 1;
switch(day) {case 1:System.out.println("星期一");break;case 2:System.out.println("星期二");break;case 3:System.out.println("星期三");break;case 4:System.out.println("星期四");break;case 5:System.out.println("星期五");break;case 6:System.out.println("星期六");break;case 7:System.out.println("星期日");break;default:System.out.println("輸入有誤");break;
}
【注意事項】📚
🌳多個case后的常量值不可以重復
🌳switch的括號內只能是以下類型的表達式:
? 🍃基本類型:byte、char、short、int,注意不能是long, float, double, boolean類型
? 🍃引用類型:String常量串、枚舉類型
double num = 1.0;
switch(num) {case 1.0:System.out.println("hehe");break;case 2.0:System.out.println("haha");break;
}// 編譯出錯
Test.java:4: 錯誤: 不兼容的類型: 從double轉換到int可能會有損失switch(num) {^
1 個錯誤
🌳break 不要遺漏, 否則會失去 “多分支選擇” 的效果
int day = 1;
switch(day) {case 1:System.out.println("星期一");// break;case 2:System.out.println("星期二");break;
}// 運行結果
星期一
星期二
🌳switch 不能表達復雜的條件
// 例如: 如果 num 的值在 10 到 20 之間, 就打印 hehe
// 這樣的代碼使用 if 很容易表達, 但是使用 switch 就無法表示.
if (num > 10 && num < 20) {System.out.println("hehe");
}
🌳switch 雖然支持嵌套, 但是不太美觀,一般不推薦~
int x = 1;
int y = 1;
switch(x) {case 1:switch(y) {case 1:System.out.println("hehe");break;}break;case 2:System.out.println("haha");break;
}
📚3.循環結構
📖3.1 while 循環
基本語法格式:
while(循環條件){循環語句;
}
循環條件為 true, 則執行循環語句; 否則結束循環
代碼示例1: 打印 1 - 10 的數字
int num = 1;
while (num <= 10) {System.out.println(num);num++;
}
代碼示例2: 計算 1 - 100 的和
int n = 1;
int result = 0;
while (n <= 100) {result += n;n++;
}
System.out.println(num);// 執行結果
5050
代碼示例3: 計算 5 的階乘
int n = 1;
int result = 1;
while (n <= 5) {result *= n;n++;
}
System.out.println(num);// 執行結果
120
代碼示例4: 計算 1! + 2! + 3! + 4! + 5!
int num = 1;
int sum = 0;
// 外層循環負責求階乘的和
while (num <= 5) {int factorResult = 1;int tmp = 1;// 里層循環負責完成求階乘的細節. while (tmp <= num) {factorResult *= tmp;tmp++;}sum += factorResult;num++;
}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注意事項 📚:
- 和 if 類似, while 下面的語句可以不寫 { } , 但是不寫的時候只能支持一條語句. 建議還是加上 { }
- 和 if 類似, while 后面的 { 建議和 while 寫在同一行.
- 和 if 類似, while 后面不要多寫 分號, 否則可能導致循環不能正確執行.
int num = 1;
while (num <= 10); {System.out.println(num);num++;
}// 執行結果
[無任何輸出, 程序死循環]
此時 ; 為 while 的語句體(這是一個空語句), 實際的 { } 部分和循環無關. 此時循環條件 num <= 10 恒成立, 導致代碼 死循環了.
📖3.2 break
break 的功能是讓循環提前結束.
代碼示例: 找到 100 - 200 中第一個 3 的倍數
int num = 100;
while (num <= 200) {if (num % 3 == 0) {System.out.println("找到了 3 的倍數, 為:" + num);break;}num++;
}// 執行結果
找到了 3 的倍數, 為:102
執行到 break 就會讓循環結束.
📖3.3 continue
continue 的功能是跳過這次循環, 立即進入下次循環.
代碼示例: 找到 100 - 200 中所有 3 的倍數
int num = 100;
while (num <= 200) {if (num % 3 != 0) {num++; // 這里的 ++ 不要忘記! 否則會死循環. continue;}System.out.println("找到了 3 的倍數, 為:" + num);num++;
}
執行到 continue 語句的時候, 就會立刻進入下次循環(判定循環條件), 從而不會執行到下方的打印語句.
📖3.4 for 循環
【基本語法】
for(表達式①;布爾表達式②;表達式③){表達式④;
}
🌴表達式1: 用于初始化循環變量初始值設置,在循環最開始時執行,且只執行一次
🌴表達式2: 循環條件,滿則循環繼續,否則循環結束
🌴表達式3: 循環變量更新方式
【執行過程】
①②③④—>②③④—>②③④—>②③④—>②③④—>②③④—>…—>②為false,循環結束
【代碼示例】
-
打印 1 - 10 的數字
for (int i = 1;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i); }
2.計算 1 - 100 的和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0; i++)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執行結果 5050
3.計算 5 的階乘
int result = 1; for (int i = 1; i <= 5; i++) {result *= i;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 result);
-
計算 1! + 2! + 3! + 4! + 5!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5; i++) {int tmp = 1;for (int j = 1; j <= i; j++) {tmp *= j;}sum += tmp; }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注意事項】 (和while循環類似)
- 和 if 類似, for 下面的語句可以不寫 { } , 但是不寫的時候只能支持一條語句. 建議還是加上 { }
- 和 if 類似, for 后面的 { 建議和 while 寫在同一行.
- 和 if 類似, for 后面不要多寫 分號, 否則可能導致循環不能正確執行.
- 和while循環一樣,結束單趟循環用continue,結束整個循環用break
📚4.do while 循環
【基本語法】
do{循環語句;
}while(循環條件);
先執行循環語句, 再判定循環條件,循環條件成立則繼續執行,否則循環結束
例如:打印 1 - 10
int num = 1;
do {System.out.println(num);num++;
} while (num <= 10);
【注意事項】
- do while 循環最后的分號不要忘記
- 一般 do while 很少用到, 更推薦使用 for 和 while.
📚5.輸入輸出
📖5.1輸出到控制臺
基本語法
System.out.println(msg); // 輸出一個字符串, 帶換行
System.out.print(msg); // 輸出一個字符串, 不帶換行
System.out.printf(format, msg); // 格式化輸出
🌴println 輸出的內容自帶 \n
🌴print 不帶 \n printf 的格式化輸出方式和 C 語言的 printf 是基本一致的.
代碼示例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int x = 10;
System.out.printf("x = %d\n", x)
格式化字符串
📖5.2 從鍵盤輸入
使用 Scanner 讀取字符串/整數/浮點數
import java.util.Scanner; // 需要導入 util 包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你的姓名:");
String name = sc.nextLine();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你的年齡:");
int age = sc.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你的工資:");
?oat salary = sc.nextFloat();
System.out.println("你的信息如下:");
System.out.println("姓名: "+name+"\n"+"年齡:"+age+"\n"+"工資:"+salary);
sc.close(); // 注意, 要記得調用關閉方法// 執行結果
請輸入你的姓名:
張三
請輸入你的年齡:
18
請輸入你的工資:
1000
你的信息如下:
姓名: 張三
年齡:18
工資:1000.0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字符串:");
String str=sc.nextLine();
String arr=sc.next();
System.out.println("輸出結果如下:");
System.out.println(str);
System.out.println(arr);
sc.close();//執行結果
請輸入字符串:
hi computer
hi computer
輸出結果如下:
hi computer
hi//一般推薦使用nextLine(),可讀取空格
//而next()不可讀取空格
使用 Scanner 循環讀取 N 個數字,并求取其平均值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sum = 0;
int num = 0;
while (sc.hasNextInt()) {int tmp = sc.nextInt();sum += tmp;num++;
}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System.out.println("avg = " + sum / num);
sc.close();// 執行結果
10
40.0
50.5
^Z
sum = 150.5
avg = 30.1
注意事項: 當循環輸入多個數據的時候, 使用 ctrl + z 來結束輸入 (Windows 上使用 ctrl + z, Linux / Mac 上使用 ctrl + d).
📚6.猜數字游戲
游戲規則:
系統自動生成一個隨機整數(1-100), 然后由用戶輸入一個猜測的數字. 如果輸入的數字比該隨機數小, 提示 "低 了", 如果輸入的數字比該隨機數大, 提示 "高了" , 如果輸入的數字和隨機數相等, 則提示 "猜對了"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 默認隨機種子是系統時間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int toGuess = random.nextInt(100);// System.out.println("toGuess: " + toGuess);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要輸入的數字: (1-100)");int num = sc.nextInt();if (num < toGuess) {System.out.println("低了");} else if (num > toGuess) {System.out.println("高了");} else {System.out.println("猜對了");break;}}sc.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