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植被定量遙感專業研究生入學初期,為將來從事開發類工作所作求職準備的規劃路徑、方向選擇等方面的建議。
??前面提到了,最近有很多師弟師妹詢問關于研究生方向選擇、求職準備等方面的問題。因為很多朋友的提問比較有共性,所以會在征得對應同學同意的前提下,將其提問模糊處理后與回復一起發布;此外,我的個人經驗確實談不上豐富,發出來也希望可以了解到大家對這個情況的看法與意見,讓師弟師妹的提問更有價值。
??今天,我們就對第2
位同學的情況、提問與我的回復加以介紹。此外,關于第1
位同學,大家可以參考GIS讀研與求職準備:GNSS專業研0(https://blog.csdn.net/zhebushibiaoshifu/article/details/139065930)這篇文章。
1 基本情況與提問
??中科院某所定量遙感專業學碩研0男生,個人研究方向未定;不打算從事科研,想去地學相關公司或類似比亞迪等非科班可去的公司。
- 對于碩士階段的規劃有何建議?
- 打算選擇一個編程量較多的課題,但是可能做的離正規程序員差距還是很大,我比較擔心這是否影響找工作?
- 進公司的話是否看碩士階段論文數量,不知是側重論文,還是榮譽獎項,還是競賽經歷?
- 目前GIS相關公司裁員貌似比較嚴重,您對此有何看法或建議?
- 定量遙感方向感覺較窄,在想要不要讀博,然后跨到好就業的方向;例如GIS大數據、SAR雷達遙感等,您對此有何建議?
- 目前科研使用的語言主要是Python;如果未來想進企業,您推薦自學哪種語言?
- 您是如何學習一門陌生的編程語言的,是側重刷題還是做一些項目呢?
2 回復
??問題1與問題2合并回復。個人想法是,對于大部分碩士研究生,尤其還是非計算機科班碩士,如果今后期望從事開發、算法等方向工作,那么其實畢業課題對于找工作的影響并不是很大。只能說如果課題方向接觸代碼、計算機內容比較多,那么確實可以是加分項;但除此之外還能對求職有多大幫助,也真不好說——程序員工作的準備更多還是自學,哪怕是計算機科班出身,也得自己準備算法和八股;而對于遙感專業更是如此:若想依靠畢業課題來準備程序員方向的工作,那對課題的要求太多了,大概率導師是不會給學生這么大的自主性的——且還是在中科院,院里畢業課題的方向大概率是看組里當前有什么項目或任務。總的來說,非科班轉碼的學習與工作內容大概率是脫節的,做好這個心理準備就好。關于課題的選擇不用太糾結,可以和導師說自己喜歡開發、算法,找一個盡可能多用代碼、涉及算法的方向;導師答應了就皆大歡喜,實在不同意也沒問題,不用因為這個焦慮。畢竟非科班轉碼更多還是自己的準備,只要自己的求職準備做的好,那么除了部分壟斷國企可能會因為不是科班而簡歷掛,其他大部分情況都沒問題。
??那么需要如何準備呢?這個就是碩士階段的規劃了。首先,在雁棲湖玩的同時,也要做一些科研或工作準備——雖然這可能是最后一年校園時光,但是院里當前這種1+2
的科教融合模式確實對于就業導向的同學不是很友好。所以這一年,無論是準備自己的科研內容(也就是前面說的畢業課題),還是準備求職的內容,都是沒問題的。總之需要讓自己忙起來。
??首先是準備科研內容,一句話來說就是越早越好,別無他法。你這個研究院對于學碩的畢業要求是至少一篇中文核心或以上的論文,且有的課題組會讓發SCI才能走,還有的課題組會有不讓發RS之類的更進一步的要求——總之肯定就是得有一篇期刊論文。而遙感專業畢竟不像生態、生物、環境等需要在實驗室和各類藥品、儀器共處個一年半載才能得到結果數據的專業,很多東西用自己電腦就能做;所以盡可能早地把自己的畢業課題確定,并盡早開始入手,將研究路線確定、數據預處理、基本的數據分析,甚至是結果得出與整理等流程,盡量在研二下學期開學前完成。其中,小論文能多早寫出來就多早寫出來,然后立刻開始投稿(我感覺研三開學前得投出去);大論文雖然提交比較晚,但是也盡量早點開始寫(我們機房一位師姐直博一共五年,第三年剛開學博士論文都寫了好多了),畢竟不知道研三下學期還會不會參與春招,參與的話春招和大論文同時進行還是會有點麻煩的。
??其次是準備求職的內容,一句話來說就是刷題加八股。在不同地方,經常會有人問什么時候開始準備,套用一個大家都聽煩了的回復,那就是從今天開始。具體的方法可以是:前期一周刷3
至6
道題目,一周看1
至2
節八股;進入暑期實習、秋招春招的準備時期,那就一天1
道題目,一天1
節八股。其中,刷題剛開始就用代碼隨想錄,八股剛開始就看小林(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MySQL或Redis二選一,共計3
個大項);代碼隨想錄最好可以二刷甚至三刷,小林的話能看幾遍就看幾遍,哪怕三刷五刷都沒問題(八股看得少真的記不住);刷題慢慢入門之后(代碼隨想錄完成或接近完成一刷時),也可以每天加做每日一題練習隨機題目的手感(但是不要忘了代碼隨想錄要繼續跟著刷);八股慢慢入門之后(常見的八股比較熟悉時),去看小林發的面經八股,或者看看javaguide等其他大佬發的八股,總之就是換一個其他看八股的方式,防止思維定勢)。如果能從研0堅持到秋招開始前,那不用說拿到國企、銀行這些單位的開發崗的Offer了,多數互聯網公司也可以進入二面。此外,包裝一下自己的畢業課題、課題組項目等,寫在簡歷上作為項目經歷;有余力的話跟著做1
至2
個稍有價值的真項目;再有余力的話去互聯網大中廠實習2
至6
個月。
??關于問題3,需要分類討論。對于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除非是和面試的方向非常強相關(且還得是算法崗位,開發幾乎沒什么強相關的),否則筆試、面試幾乎全程不會提及論文的,因此其也算不上太多的加分項;如果說看論文,那么重要性排序肯定是論文與面試崗位相關度>論文質量>論文數量。榮譽獎項和競賽經歷,這個需要看具體的類型——比如,一個是湖北省定向越野男子個人第七名,一個是數學建模美賽中數分方向題目的獎項,一個是藍橋杯、Kaggle這種競賽的獎項或名次,其三者在互聯網方向的面試中的厲害程度可以說是斷層遞增的;重要性程度排序是相關度=質量>>數量。而國企、四大行、事業單位等類型單位的開發崗,確實會看重論文和項目經歷,此外還有學歷與學生工作經歷,但是對于技術的考量依然不會少。所以如果目前確定就業導向了,那肯定是論文多、質量高、競賽豐富、學生工作多為好,但問題是精力有限,那就把經歷放在前述刷題與八股上,這個是最優性價比的準備方式;有機會就做個項目或者參與計算機方面的比賽,而科研方面保證畢業沒問題就夠了;如果畢業課題確實與開發、算法關系比較大,那有余力再刷刷論文質量與數量。學生工作一句話:有余力或愛好就參與,要參與就參與大的——去學生會那就副主席及以上的,去班級或支部那就班長或支書等。
??關于問題4,沒必要考慮這個。你已經在研0開始比較系統地考慮將來就業的問題,不知道比其他人如何,但至少比我是整整提前了幾乎兩年半——提前準備這么久,辛辛苦苦卷三年,一方面是去了GIS公司確實大材小用,另一方面是將來絕對會有比GIS公司更好的選擇;所以沒必要糾結。關于GIS公司,之前在我的筆記下面大家也看到了,有一位老哥好心推薦了某個國內名氣很大的GIS、遙感公司,而其樓中樓幾乎都是勸退,且最后人家老哥也說了,他的意思是實在沒有其他選擇、去不了互聯網或大國企再考慮這里就行。我個人聽到的比較好的GIS公司,可能就是長光了(主要是待遇很香);但是其目前研發崗位說的是只要雙9——我秋招投了遙感工程師崗位,連筆試都沒有,當然因為我的本科是211已經不符合雙9的限制了,所以也不太清楚其是否將中科院視作9;但是,三年后其要求會不會更高也說不好,所以暫時不用將其作為備選。當然,上述GIS公司是指純GIS單位,千尋這種據說也不錯的公司我感覺屬于半GIS半互聯網(或者半制造),所以暫時不納入討論。
??關于問題5,也沒必要。你的求職方向是計算機,讀博士是為了拓寬就業,對科研的想法不多;同時現在已經讀了碩士,那么博士只能是“三年天選之人,四年普遍狀況,五年六年時有發生”的普博。結合現在這種“每年都是未來幾年最好的一年”的情況,加上GIS本身的就業屬性,博士與碩士畢業相比,大概率會出現就業渠道沒拓寬多少、薪資肯定會比碩士高不少但是考慮這三四年的時間成本后或許性價比也就那樣的情況。總的來說兩句話,第一是對于就業導向的同學而言,讀博真的沒必要,更何況你讀博的想法也是為了更好就業。第二是對于就業導向同學而言,只要好好準備,碩士畢業就可以找到滿意的工作;而如果自己偷懶、沒有規劃,碩士畢業找不到好工作然后讀博,那博士出來大概率也找不到合適工作——問題不在碩博而在自己。
??關于問題6,可以參考文章GIS讀研與求職準備:GNSS專業研0(https://blog.csdn.net/zhebushibiaoshifu/article/details/139065930),這里就不再贅述。
??關于問題7,主要是數據結構與基本語法的學習,以及刷題與代碼語言八股的學習;項目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用做。我個人感覺比較好的代碼語言學習方法是:如果是非常陌生的語言,就結合外國的博客或教程,首先將代碼的數據結構、基本語法等過一遍;隨后,就到力扣上用這個代碼語言來刷題,同時對所遇到的當前這種代碼語言的八股加以學習。如果還有時間的話,或者是某種你非常希望可以精進的語言,那么就可以做1
至2
個項目來加深對這個語言的掌握。此外,在秋招、春招開始前大概1
個月到半個月左右,再系統地背一下和這個語言相關的八股。做到這些,我感覺對于學習新代碼語言而言已經足夠了。
??至此,大功告成。
歡迎關注:瘋狂學習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