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上次我們介紹到了我們這個團隊第一次參加這個數學建模比賽,就是這個電工杯,我是一名論文手,我們在這個下午也是對于這個比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了相應的分析,每個人也是進行了反思,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確定了自己的學習的方向和這個自己需要學習的一些技能;
(2)作為這個論文手,我之前就聽說過這個LaTeX的大名,但是之前并沒有進行了解,今天決定進行相應的了解,首先就是這個軟件的下載和安裝包括這個環境的配置果然還是非常的困難(僅僅對于小白而言),畢竟這個環境的配置就是勸退的很大原因;
(3)可喜的是發現了一位普通的UP主介紹的線上版本的LaTeX,這個確實很方便,讓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這個word在這個某些方面可能確實不如他,而且我對于這個word僅僅停留在這個打字層面,也不是很了解,就決定學習一下這個LaTeX軟件,今天分享一下這個基本的方法吧;
2.如何找到這個LaTeX
(1)如果對于這個數學專業的學生,或者是經常使用這個軟件的學生,下載一個APP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就是打這種數學建模比賽的話,我認為這個線上的版本就已經足夠了,而且我對于這個環境配置時候的各種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2)這個線上版的話,可以在這個overleaf上面尋找,找到這個就可以了(一般這個全英文的就是比較正式的),第一次的話需要提供自己的郵箱進行這個賬戶的注冊,也不是很困難;
(3)然后在下面的這個頁面新建項目就好了,新建完成之后就是下面的這個頁面結果
?
3.一些設置解釋
(1)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新建項目完成之后的頁面,這個代碼看著還是非常不錯的,左邊是代碼區,右邊就是這個生成的pdf文章(我們這次的電工杯就是使用的word但是官方的要求最好是提交這個pdf版本的);
(2)對于這個頁面的話,我也是展示一份吧,我因為已經進行了一部分的代碼編寫,所以進行修改展示你們剛剛進入時候顯示的代碼;
?
(3)我們首先第一行這個代碼的作用就是設置文章的類型,默認的就是這個article也就是英文的,我們是可以進行修改的,16行這個題目title里面就有中文,我們可以把這個第一行修改成為這個ctexart類型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在這個頁面的左上角的菜單這個地方點擊一下,進行設置;
(4)設置的內容在這個下面的圖片里面也是展示了出來,就是這個因為線上的這個是我們需要點擊這個重新編譯,這個文章才會進行更新的,但是如果我們不進行這個對應的設置,是沒有辦法生成對應的文章的;
?
(5)可以理解為這個article使用的是默認的編譯器,我們修改后的ctexart就要使用這個XeLaTex才可以生成這個對應文章;
4.區域劃分
(1)我們可以簡單的把這個代碼部分劃分為這三個區域,第一個就是導言區,目前的話就是用來插入這個宏包,這個紅包的作用就是類似于這個函數的聲明,第六行的宏包表示的就是允許插入圖片(中括號里面的內容不同,宏包的其他格式都是一樣的),第7行的表示對于這個頁邊距進行設置,第8行是生成這個虛擬的文本,第9行是對于這個頁眉和頁腳進行設置,這個我們下面都會使用到,到時候會進行這個介紹;
?
(2) 中間的我們稱之為這個格式區,這個里面我們可以進行這個格式的設置,14行就是調用的第7行的宏包,可以發現這個14行的起始部分和這個第7行的中括號里面內容是一樣的,這個就是宏包的調用,我們在這個14行是設置了這個邊距,一般的這個數學建模比賽也是對于這個有要求的,像我們之前參加的電工杯就有這個對應的要求;
(3)至于16? 17? 18這幾行的這個代碼,系統會默認給出來,不像這個14行需要我們自己寫,這個就是對應的作者名字,文章的題目,文章日期,還是很正式的,對于初次使用的小伙伴們可以嘗試修改,不斷地重新編輯,觀察右邊的文章的變化;
(4)下面的就是這個正文區域,我們這個文字的內容就是寫在這個區域的,很明顯的這個22行的begin,30行的end表示結束,28行使我們自己添加的,這個的作用就是為了方便我們觀察這個效果,就是我們對于這個14行代碼頁邊距的設置,我們開始文章內容很少,不易看到效果,我們可以讓這個軟件自己隨機的生成文本方便我們看到效果;
(5)lipsum這個宏包的調用,里面的這個參數就是1-6這個代表的意思就是這個隨機生成1-6自然段的內容,顯示效果如下:(還是很不錯的);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下去自行學習,我也會同步自己的學習內容,歡迎各位留言評論區,期待和你們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