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OpenCPU 方案在軟件功能上,需要將原來在 MCU 上運行的固件功能,放在 Cat.1 模組的 SoC 芯片上運行。同時,原來通過串口協議交互完成的功能,也變成通過 OpenAPI 調用的方式來完成。軟件開發、編譯及燒錄方面,需要開放一套 OpenCPU SDK。SDK 中提供了給外部開發使用的 OpenAPI,同時提供固件編譯方法及燒錄工具,使外部開發的軟件可以獨立編譯成固件,并支持獨立燒錄。
OpenCPU SDK 為開發者提供了一種在通信模組(如 NB-IoT、Cat.1)內部直接開發應用程序的方式,從而無需外置獨立的單片機(MCU)。這不僅能降低硬件成本和產品尺寸,還能提升集成度和功耗效率。
二、OpenCPU SDK 方案
OpenCPU SDK 通常提供給開發者一個完整的開發環境,以便在模組上進行二次開發。
三、 OpenCPU 開發流程
利用 OpenCPU SDK 進行開發通常包含以下步驟:
-
環境搭建:
- 安裝廠商提供的編譯工具鏈(如 GCC)和代碼編輯器(如 VS Code、Sublime Text 等)。
- 有些廠商可能會提供基于 Eclipse 或其它 IDE 的集成開發環境。
-
獲取與了解 SDK:
- 從模組廠商官網或技術支持處獲取 SDK 包。
- 仔細閱讀 SDK 中的文檔,特別是開發指南和API 參考手冊,了解 SDK 的目錄結構、支持的功能和限制。
-
代碼編寫與編譯:
- 在指定的用戶代碼區域(例如
user
目錄或src/demo
)進行開發,通常可以基于提供的示例代碼進行修改。 - 使用提供的編譯腳本(如
build_app.sh
)或 Makefile 進行編譯,生成固件文件。
- 在指定的用戶代碼區域(例如
-
燒錄與調試:
- 使用燒錄工具(如 IoT Flash Tool)將固件下載到模組或開發板中。
- 通過串口日志查看運行狀態和調試信息,排查問題。
四、如何開始 OpenCPU 開發?
- 選擇模組:根據項目需求(網絡制式、功耗、成本、接口、性能等)選擇一款支持 OpenCPU 且生態完善的模組(如移遠 BC25/BC26/BC28系列 NB-IoT 模組,移遠 EC系列 Cat.1 模組,廣和通 Cat.1 模組等)。
- 申請 SDK:通常需要向模組廠商或其代理商申請獲取 SDK,過程中可能需要簽署保密協議(NDA)。
- 準備硬件:獲取該模對應的開發評估板,以便快速進行調試和測試。
- 研讀文檔:仔細閱讀官方提供的所有文檔,這是最重要的一步。
- 跑通示例:先從編譯和燒錄最簡單的示例程序(如點燈)開始,確保開發環境和工具鏈配置正確。
- 開發調試:基于示例代碼和 API 手冊,逐步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并耐心調試。
來源參考
https://developer.tuya.com/cn/docs/iot/terms?id=K914joq6tegj4https://m.eeworld.com.cn/bbs_thread-1072604-1-1.htmlhttps://developer.tuya.com/cn/docs/iot-device-dev/NB-SDK-Architecture?id=Kb5fe81nluzh1https://developer.tuya.com/cn/docs/iot-device-dev/NB-OpenCPU-access?id=Kb5fe57jyr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