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I寵物
AI寵物是由AI大腦驅動的生命體AI產品。它能主動產生情緒和意圖,并通過情緒和意圖去驅動自己的動作和行為。它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用戶互動,不受用戶控制。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擁有了人工生命和自由意志。它有自己的行為邏輯,并非機械地被程序驅動;它有活體感,沒有機械感。用戶能感受到它的行為邏輯,但無法預測它下一步會怎樣。用戶能理解它的情緒,并能和它進行情緒互動。用戶會關注它的情緒變化和成長狀況。
AI寵物是情緒價值產品,也是主動AI產品。它和傳統的電子寵物不一樣。
它按自己的邏輯運轉,并不需要人類操作或者操作越少越好,重點是打造生命的活體感。
所以,我們把各種情緒表現得活靈活現,這個產品就成功了。
堆砌各種需要操作的功能,反倒會增加成本。
換句話說,情緒價值產品不是用來操作的,是用來感受和觀察的。
AI寵物和AI玩具有什么區別?
AI寵物強調活體感。它模仿寵物的行動和情緒,力求替代真實的寵物。
AI玩具追求新奇感。它將AI技術和玩具結合。
AI寵物有成長體系,有粘性。
AI玩具沒有成長體系,沒有粘性。
在生命體AI大腦的驅動下,AI寵物的情緒和動作有一定邏輯學,用戶能理解。AI的情緒有幾十種,非常復雜。
AI玩具展示的情緒比較簡單,而且沒有邏輯。
我們生命體AI的活體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然。我們產品情緒的變化是平滑而自然的,不會一會哭一會笑。
比如,用戶打了寵物一下。寵物先是展示疼痛的表情,然后是憤怒的表情,然后是不安的表情,然后用戶安撫它,它的情緒才轉為平常。
2.能理解。我們產品表達的情緒用戶能理解。情緒的變化用戶能理解。
3.獨立人格。每個寵物都不一樣,每個寵物的現在都和過去不一樣。它們有自己的個性,用戶能感知到它們個性的差異。
4.可訓練。隨著人機交互,寵物的個性會發生變化。如果擁抱多,它會變得溫順。如果拍打多,它會變得敏感和暴戾。
5.成長體系。我們的寵物會不斷成長。幼年期是謹慎而且遲鈍的,成長后就變得靈敏而活潑。老年會重新變得遲鈍。每天早晨和晚上會變得遲鈍,中午會變得活潑。
AI生命體和電子游戲的區別是什么?
有人說我們生命體Ai是電子游戲,我起初也這么認為。后來我發現我們和電子游戲有本質區別。主要體現在:
1.我們是主動意圖驅動,會產生意圖鏈。意圖是臨場產生的,不是寫死的。意圖用語言表達,無窮無盡。如:我要去旅游,我要賣自己的寵物,我要把小明揍一頓等等。(需要說明的是目前的18個意圖的確是寫死的,但它們是最基本的意圖。其他意圖由它們結合場景生產。)
2.電子游戲都是任務驅動,需要操作。我們產品不需要操作,弱交互。我們模仿生物的活體感。我們有生老病死。我們產品是自我驅動的。比如參與對話時,我們的機器人自己決定什么時候回答,以及回答什么。
3.我們強調功能的閉環。比如我們機器人揮手時不能打到人;機器人端水不會把水撒點;機器人先要保證自身安全等等。我們通過反饋機制建立閉環。電子游戲沒有閉環,沒有反饋機制。
4.如果不是死掉了或者睡著了,我們AI時刻都在運轉。而程序只有在被操作時才運轉。
5.我們沒有兩個產品是完全相同的。它們總有一些差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