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Spring Cloud 憑借 Netflix 全家桶(Eureka、Ribbon、Hystrix、Zuul 等)幾乎成為 Java 微服務的事實標準。但隨著這些核心組件逐步停止更新或進入維護模式,微服務架構正經歷一場深刻的演進。新的微服務架構更加注重 云原生兼容性、社區活躍度、企業級穩定性和低運維成本,在分布式治理能力上也日趨成熟。
本文將對比傳統 Spring Cloud 組件與新一代替代方案,并總結現代微服務架構的核心特征和趨勢。
一、核心組件的替代與演進
1. 服務注冊與發現
-
舊方案:Netflix Eureka(已停更,處于維護狀態)
-
新方案:
- Spring Cloud Consul:基于 Raft 協議,強一致性,適合對一致性要求高的場景。
- Spring Cloud Alibaba Nacos:集注冊中心與配置中心于一體,支持 AP/CP 模式切換,國內生態活躍。
- Kubernetes Service:K8s 原生服務發現能力,成為容器化部署的首選。
?? 趨勢:從“獨立注冊中心”向“云原生內置服務發現”演進。
2. 配置中心
-
舊方案:Spring Cloud Config(基于 Git,動態刷新較弱)
-
新方案:
- Nacos:注冊與配置一體化,動態推送能力強。
- Apollo:支持多環境、多集群、灰度發布,適合大型企業。
- Config + Spring Clou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