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表征工程還有哪些值得做的地方
在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表征工程領域,近年來涌現出多個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方向,這些方法通過動態調整、多模態融合、結構化記憶增強等技術,顯著提升了模型的適應性、可解釋性和效率。
一、動態自適應表征:從靜態到動態的范式革新
傳統LLM的固定參數難以應對開放世界的任務多樣性,而動態自適應表征通過實時調整內部狀態實現靈活適配:
- 奇異值微調(SVF):Sakana AI提出的Transformer2框架,通過提取模型權重矩陣的奇異值作為“專家向量”,僅需微調這些低維參數即可快速適應新任務。例如,在數學推理任務中,SVF通過強化學習增強特定奇異值,使模型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同時,數學問題解決準確率提升18%,而參數量僅為傳統LoRA方法的1/10。
- 兩階段適應策略:在推理階段,Transformer2首先通過提示分類確定任務類型(如編程、視覺問答),然后動態組合預訓練的專家向量,對基礎模型權重進行針對性調整。例如,在視覺問答任務中,該方法使Vicuna-7B模型的準確率從52%提升至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