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來,選擇使用 Mac 電腦的用戶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設計、開發、剪輯、文檔處理等領域,macOS 憑借其優秀的系統生態與硬件體驗吸引了大量擁躉。
與此同時,對于攝影師、剪輯師、程序員、學生等用戶來說,一塊移動硬盤往往是工作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用于文件備份、視頻存儲、系統轉移等。然而,與 Windows 系統“插上即用”的即插即用體驗相比,硬盤在 Mac 上的識別與使用卻沒那么“順滑”。
有時候,我們插上硬盤后:
- 訪達中沒有任何反應;
- 「磁盤工具」中也不顯示設備;
- 甚至懷疑硬盤是不是壞了……
這類問題在搭載 M 系列芯片的 Mac(如 M1、M2、M3)上更為常見,尤其是在使用 exFAT 或 NTFS 格式的移動硬盤時。
本文將以我遇到的一次實際問題為例,帶你一步步排查并解決“Mac 無法讀取硬盤”的問題,全程圖文+命令詳解,適合收藏備用。
一、常見硬盤格式:Mac 能讀哪些,不能讀哪些?
在排查 Mac 無法讀取硬盤的問題前,首先要明白一件事——不是所有硬盤格式都能被 macOS 原生支持。
💡 常見硬盤文件系統格式及兼容性對比:
格式類型 | Windows 支持 | macOS 支持 | 讀寫權限 | 適用場景 |
---|---|---|---|---|
NTFS | ? 完整讀寫 | ? 僅讀取 | 只讀(需驅動才可寫) | Windows 專用,出廠默認格式 |
exFAT | ? 完整讀寫 | ? 完整讀寫 | ? 插上即用 | 跨平臺數據交換最佳選擇 |
FAT32 | ? 完整讀寫 | ? 完整讀寫 | ? 但單文件≤4GB | 兼容老設備、U盤 |
APFS | ? 不支持 | ? 原生支持 | ? | macOS 自家格式(SSD) |
HFS+ (Mac OS 擴展) | ? 不支持 | ? 原生支持 | ? | 老舊 Mac 磁盤格式 |
從上表可以看出:
- 如果你希望硬盤可以在?Mac 和 Windows 之間自由傳輸文件,推薦使用?exFAT 格式
- 出廠自帶的硬盤(如希捷、WD)通常默認是?NTFS 格式,Mac 只能讀取,不能寫入
- 如果你打算只在 Mac 使用,也可以選擇格式化為?APFS?或?Mac OS 擴展(HFS+)
二、exFAT 格式硬盤在 Mac 上無反應
這塊硬盤本身是 exFAT 格式,Windows 上讀寫一切正常,卻在 Mac 上毫無反應。
硬盤燈亮,轉動聲音也有,說明供電沒問題。但在 Mac 上插入后:
- 沒有任何彈窗提示;
- 訪達中完全看不到硬盤;
- 「磁盤工具」中也沒有出現任何設備。
這類情況常常令人誤以為硬盤“壞了”,但實際上問題未必出在硬盤本身。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步驟進行排查。
1?? 確認線材和接口
首先排查最容易忽略的因素:線材或轉接頭是否支持數據傳輸。
- 有些 USB-C 轉接頭或擴展塢?只支持供電,不支持數據傳輸
- 嘗試換用另一條 USB 數據線、換個 USB-C 接口,或直接連接到電腦本體
?? 換線后硬盤燈繼續亮,狀態無變化,但也不排除問題是出在系統識別層。
2?? 通過?system_profiler?查看是否識別硬件
打開終端,輸入以下命令:
system_profiler SPUSBDataType
這是 macOS 查看 USB 設備是否被識別的經典命令。輸出中我們找到了目標設備:
Media:
? ? ? ? ? ??Expansion:
? ? ? ? ? ? ??Capacity: 1 TB (1,000,204,885,504 bytes)
? ? ? ? ? ? ??Removable Media: No
? ? ? ? ? ? ??BSD Name: disk14
? ? ? ? ? ? ??Logical Unit: 0
? ? ? ? ? ? ??Partition Map Type: 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 ? ? ? ? ? ??S.M.A.R.T. status: Verified
? ? ? ? ? ? ??USB Interface: 0
? ? ? ? ? ? ??Volumes:
? ? ? ? ? ? ? ??EFI:
? ? ? ? ? ? ? ? ??Capacity: 209.7 MB (209,715,200 bytes)
? ? ? ? ? ? ? ? ??File System: MS-DOS FAT32
? ? ? ? ? ? ? ? ??BSD Name: disk14s1
? ? ? ? ? ? ? ? ??Content: EFI
? ? ? ? ? ? ? ? ??Volume UUID: 0E239BC6-F960-3107-89CF-1C97F78BB46B
? ? ? ? ? ? ? ? XXX:
? ? ? ? ? ? ? ? ??Capacity: 999.86 GB (999,860,912,128 bytes)
? ? ? ? ? ? ? ? ??File System: ExFAT
? ? ? ? ? ? ? ? ??BSD Name: disk14s2
? ? ? ? ? ? ? ? ??Content: Microsoft Basic Data
? ? ? ? ? ? ? ? ??Volume UUID: 3F02D2E7-D36C-372C-9C27-52851C5CAB16
??說明系統確實識別到了硬件,硬盤是可見的,只是沒掛載。
3?? 磁盤工具中“設備顯示但未掛載”
此時打開「磁盤工具」:
- 點擊左上角菜單「查看 > 顯示所有設備」
- 找到設備名稱(如“Expansion”)以及分區名(如“王國松”)
- 但注意分區是灰色的,說明:磁盤存在但未掛載
這種情況下,不要點“抹掉”,我們可以通過命令手動掛載。
4?? 手動掛載分區:diskutil mount
通過以下命令手動掛載對應分區:
diskutil mount /dev/disk14s2
系統返回:
Volume XXX on /dev/disk14s2 mounted
🎉 此時硬盤瞬間出現在訪達左側,「王國松」分區也能打開使用,數據完好無損。
5?? 如果無響應,嘗試強制掛載整個磁盤
如果執行?mount?沒有反饋,可以嘗試:
sudo diskutil unmountDisk force /dev/disk14
sudo diskutil mountDisk /dev/disk14
或者直接指定掛載點:
sudo mkdir /Volumes/mydrive
sudo mount -t exfat /dev/disk14s2 /Volumes/mydrive
結語
硬盤無法在 Mac 上讀取的問題,其實大多數時候并不復雜,只要冷靜排查,往往都能找到解決辦法。
這次的情況看似蹊蹺——硬盤本身是 exFAT 格式,Windows 上表現一切正常,但在 Mac 上卻毫無反應。通過檢查線材、使用終端工具?system_profiler?和?diskutil,我們一步步定位問題,最終成功手動掛載硬盤。
這也提醒我們,在使用跨平臺硬盤時:
- 盡量使用質量靠譜的線材和轉接頭;
- 插入硬盤后,優先查看「磁盤工具」和終端命令,而不是立刻懷疑硬盤壞了;
- 出現異常掛載失敗的情況時,先嘗試?diskutil mount?等命令,能解決絕大多數問題。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也遇到類似問題,歡迎留言交流;也歡迎收藏本文,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