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據層的更名:
Arcmap內容列表中,數據框所包含的每個圖層及每個圖層所包含的一系列地理要素,都有相應的描述字符與之對應.默認情況下,添加進地圖的圖層是以其數據源的名字命名的,而地理要素的描述就是要素類型字段取值.由于這些命名影響到用戶對數據的理解和地圖輸出時的圖例,可以根據需要賦予圖層和地理要素更易識別的名字.
2.改變數據層順序:
數據層在內容列表中的排序決定了數據層中地理要素顯示的上下疊加關系,直接影響地圖中的效果表達.因此,圖層的排列順序需要遵循以下四條準則:
1.按照點,線,面要素類型依次由上至下排列
2.按照要素重要程度的高低依次由上至下排列
3.按照要素線劃的粗細依次由上至下排列
4.按照要素色彩的濃淡程度依次由下至上排列
調整數據層順序,只需要將鼠標指針放到需要調整的數據層上,按住左鍵拖動到新位置即可
4.數據層的坐標定義:
ArcMap中數據層大多是具有地理坐標系統的空間數據,創建新地圖并加載數據層時,第-一個被加載的數據層的坐標系統被作為該數據框的默認坐標系統,隨后被加載的數據層,無論其原有的坐標系如何,只要滿足坐標轉換的要求,都將被自動轉換為該數據框的坐標系統,但不會影響數據層所對應的數據本身。對于沒有足夠坐標信息的數據層,一般情況下由操作大員來提供坐標信息。若沒有提供坐標信息,ArcMap按默認辦法處理:先判斷數據層的X坐標是否為一180~180,Y坐標是否為一90~90,若判斷為真,則按照大地坐標來處理;否則,就認為是簡單的平面坐標系統。
若不知道所加載數據層的坐標系統,可以通過數據框屬性或者數據層屬性進行查說并根據需要進一步修改。
1)查詢數據框坐標
打開一個地圖文檔
1.選擇主菜單[視圖]|[數據框屬性],打開對話框;
2.進入[坐標系]選項卡.選型卡上顯示了該地圖的數據框的坐標信息
2)變換數據框坐標
打開一個地圖文檔
1.在數據框上點擊右鍵,選擇[屬性],打開[屬性]對話框
2.在[坐標系]選項卡中單機[預定義目錄],其中包含有系統定義的各種地圖投影類型.如圖
3.選擇需要的地圖投影類型
4.點擊[確定]數據框中所有數據層的投影都將變換為選定類型
3)修改坐標系統參數
打開一個地圖文檔
1.進入數據框[屬性]對話框中的[坐標系]選項卡
2.點擊修改按鈕.打開[投影坐標屬性]對話框,可根據需要修改地圖投影參數
4)設置地圖顯示參數
打開一個地圖文檔
1.進入數據框[屬性]對話框,單機[常規標簽,進入選項卡
2.設置顯示單位(米)
3.設置參考比例:參考比例定義符號以所需大小顯示時的比例.為了讓標注和注記的字體,以及符號變化后的符號大小隨著比例尺大小的變換而變換,在設置參考比例尺后,大于參考比例尺時字體和符號放大,小于參考比例尺時字體和符號縮小.如果未設置參考比例,則符號大小保持恒定,不會相對周圍要素改變.在未定義'參考比例'環境時,它的值從使用的活動數據框的參考比例獲取.如果數據框不可訪問且環境未定義,則可能在必須訪問符號化要素的圖形大小和范圍的任何工具中遇到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