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路由概念、BFD協議詳解與OSPF第一課 一、路由協議優先級與選路原則 1.1 路由協議優先級對照表 1.2 路由選路核心原則 二、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雙向轉發檢測)的配置與應用 2.1 雙向心跳探測(雙端配置) 2.2 單臂回聲探測(單端配置) 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協議精講 3.1 OSPF基本特性 3.2 RIP的問題與OSPF的優化 3.3 Router-ID選舉規則 3.4 OSPF工作流程 3.5 實驗 四、OSPF五種報文詳解
路由概念、BFD協議詳解與OSPF第一課
一、路由協議優先級與選路原則
1.1 路由協議優先級對照表
路由協議類型 內部優先級 外部優先級 Direct 0 0 Static 60 60 RIP 100 100 OSPF 10 10 OSPF ASE 150 150 OSPF NSSA 150 150 ISIS(Level-1) 15 15 ISIS(Level-2) 18 15 EBGP 20 255 IBGP 200 255
路由協議優先級有外部和內部之分,外部優先級可修改,內部優先級看不到且無法更改。路由選路時,外部優先級比較不出來,會比較內部優先級。
1.2 路由選路核心原則
加表原則 :優先級 > cost值(數值越小越優)轉發原則 :最長掩碼匹配優先鏈路檢測 :華為設備自動探測接口物理狀態,若接口UP但鏈路不通需啟用BFD檢測
二、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雙向轉發檢測)的配置與應用
2.1 雙向心跳探測(雙端配置)
[ R1] bfd
[ R1] bfd huawei bind peer-ip 12.1 .1.2 source-ip 12.1 .1.1 auto
[ R1-bfd-session-huawei] commit
[ R1] dis bfd session all
[ R1] ip route-static 8.8 .8.8 32 12.1 .1.2 track bfd-session huawei
[ R1] ip route-static 8.8 .8.8 32 13.1 .1.3 preference 100
2.2 單臂回聲探測(單端配置)
[ R1] bfd isp bind peer-ip 12.1 .1.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 /0/0 one-arm-echo
[ R1-bfd-session-isp] discriminator local 1
[ R1] dis bfd session all
[ R1] ip route-static 8.8 .8.8 32 12.1 .1.2 track bfd-session isp
[ R1] ip route-static 8.8 .8.8 32 13.1 .1.3 preference 100
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協議精講
3.1 OSPF基本特性
協議層級 :工作在網絡層之上(3.5層協議)LSA更新機制 :30分鐘周期性檢查更新RFC標準 :RFC2328
[R1-ospf-1]preference 9 #更改優先級的方法:進入ospf進程修改
3.2 RIP的問題與OSPF的優化
RIP的特性 帶來的問題 優化或解決的方式 逐跳收斂 收斂慢,故障恢復時間長 “收到更新→計算路由→發送更新”改為“收到更新→發送更新→計算路由” 傳聞路由更新機制 缺少對全局網絡拓撲的了解 路由器基于拓撲信息,獨立計算路由 最多有效跳數為15 環形組網中,使遠端路由不可達 不限定跳數 以“跳數”為度量 存在選擇次優路徑風險 將鏈路帶寬作為選路參考值
路由信息傳遞與路由計算分離;基于SPF算法;以“累計鏈路開銷”作為選路參考值。
3.3 Router-ID選舉規則
router-id:用來標記同區域唯一的ospf路由器(類似身份證),用點分十進制表示(類似IP地址),建議手動配置。如果沒有手動配置:
優先級 配置方式 1 手動指定router-id 2 環回接口最大IP地址 3 物理接口最大IP地址 實際 全局router-id(設備第一個配置了IP并且up的IP地址)
display router id #查看全局router-id的方法
在工作中可以找一個網段的IP地址作為管理IP,在每個網絡設備創建一個環回接口,設置一個管理IP,并把它作為router-id
3.4 OSPF工作流程
鄰居建立 :通過Hello報文建立鄰接關系LSDB同步 :交換DD、LSR、LSU報文完成鏈路狀態數據庫同步SPF計算 :基于SPF算法計算最優路徑樹
3.5 實驗
[ R1-g0/0/0] ip add 12.1 .1.1 24
[ R1-LoopBack0] ip add 1.1 .1.1 32
[ R1] ospf 1 router-id 1.1 .1.1
[ R1-ospf-1] area 0
[ 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1 .1.1 0.0 .0.0
[ 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2.1 .1.1 0.0 .0.0
[ R1/R2] dis ospf peer brief
四、OSPF五種報文詳解
4.1 報文通用頭部格式
4.2 各報文功能解析
報文類型 功能描述 關鍵字段說明 Hello 發現/維持鄰居關系 Router-ID、Hello Interval DD 數據庫摘要同步 Sequence Number、I/M/MS LSR 請求缺失的LSA LSA Type、Link State ID LSU 攜帶完整的LSA信息 LS Age、Advertising Router LSAck 確認收到的LSU報文 LSA Headers
hello報文(ospf的hello報文TTL=1,即:ospf的hello報文不能跨設備傳遞): DD報文:摘要信息 LSR報文:用于向鄰居請求自身缺少的LSA 當路由器收到LSR報文時,會根據報文中的LSA三要素在自身LSDB中查找相關的LSA,并將其封裝在LSU報文中回復 LSU報文:用于發送完整的LSA,報文中可以看到完整的LSA LSACK報文:用于確認收到了哪些LSA報文,只用到了LSA的頭部信息,不是完整的L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