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電機控制高級拓撲結構
- 1.LLC
- 二.談談電壓器飽和后果
- 三.電壓器繞組連接方式的影響
- 四.有源逆變的條件
一.電機控制高級拓撲結構
1.LLC
LLC是什么?—— 一個會"變魔術"的電源盒子
想象你有一個魔法盒子,能把電池的電壓變大或變小,而且它工作時幾乎不發熱(效率高),體積還特別小(適合裝在汽車、手機里)。這個盒子的名字就叫LLC轉換器,它的核心秘密是**“共振"和"軟開關”**。
?LLC的組成—— 用積木搭出來的魔法裝置
?兩個開關(MOSFET)?:
想象成兩只手,輪流捏住一個水管(電流)的開關,一開一關控制水流。
特別設計:關的時候水流會自己慢慢停下(軟關斷),開的時候水流會自己慢慢加快(軟開通),不會產生水花(損耗)。
?共振罐(電感+電容)?:
用一個彈簧(電感Lr)和一個氣球(電容Cr)綁在一起,形成一個會"抖動"的系統。
當開關頻率和彈簧氣球的抖動頻率匹配時,它們會一起共振(就像唱歌時杯子跟著震動一樣)。
?負載(比如手機/電機)?:
相當于最終要喝水的人,水流經過魔法盒子后,電壓會被調整到適合你的杯子(負載)的高度。
?LLC怎么工作的?—— 分兩種"魔法模式"
?模式1:升壓模式(電壓變高)?
?當開關速度比共振慢時?(比如手捏開關的頻率比彈簧氣球抖得慢):
相當于你在彈簧氣球還沒完全彈起時按下了開關,氣球會把能量"儲存"起來,把電壓抬高(比如把12V電池變成48V給手機快充)。
?模式2:降壓模式(電壓變低)?
?當開關速度比共振快時:
相當于你快速按開關,彈簧氣球來不及儲能,能量直接傳遞到負載,電壓被壓低(比如把汽車高壓電變成低壓給燈泡用)。
?LLC為什么厲害?—— 三大超能力
?幾乎不浪費能量(高效率)?:
因為開關時沒有水花(損耗),所以90%以上的電能都能轉化成有用功(比如電動車充電時少發熱,續航更久)。
?體積小(高功率密度)?:
頻率越高(比如1MHz),電流波動越快,用的電感和電容就像縮小版的彈簧和氣球,能塞進更小的空間(比如手機里)。
?適應性強(寬電壓范圍)?:
能夠輕松應對電壓忽高忽低的情況(比如太陽能板白天發電多,晚上沒電時自動調節)。
?LLC的應用—— 你身邊的隱形英雄
?手機/筆記本快充:
用LLC把普通5V充電器變成12V快充,30分鐘充滿手機。
?電動汽車:
把電池的400V電升到800V,給電機提供更強勁的動力。
?太陽能板:
把不穩定的陽光電壓穩定成家用220V,即使陰天也能正常發電。
?空調/冰箱:
讓壓縮機更省電,夏天制冷更快還不費電。
?設計LLC的關鍵—— 調整魔法參數
?共振頻率:
先算出彈簧和氣球的自然頻率
然后讓開關頻率接近這個頻率(比如設定在0.8~1.2倍),就像跳舞時找節奏一樣。
?選開關(MOSFET)?:
要選能承受高壓的開關(比如電池電壓的2倍),而且導通電阻越小越好(像水管越粗水流越大)。
?磁芯材料:
用鐵氧體(便宜)或納米晶(高效)做彈簧(電感),避免被電流撐壞(磁飽和)。
?散熱設計:
如果電流很大(比如電動車),記得給開關和磁芯裝散熱片,就像給發動機裝水箱一樣。
二.談談電壓器飽和后果
三.電壓器繞組連接方式的影響
四.有源逆變的條件
一、什么是逆變?
先回憶一下:?整流是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比如充電器);而逆變則是反過來——把直流電變成交流電(比如電動車驅動電機、UPS電源)。
但這里的“逆變”有個關鍵點:?必須依靠外部電源的支撐,而不是單純靠儲能設備(比如電容),所以叫“有源逆變”。
?二、實現逆變的兩個核心條件
?條件1:直流電動勢的極性要“對得上”?
?比喻:想象你要往水桶里倒水,但水桶底部有個水泵在往外抽水。如果水泵的抽水方向和水桶的進水方向相反,水就很難被抽出去。
?技術解釋:
直流電動勢(比如電池的電壓)的極性必須和晶閘管導通時的電流方向一致。
同時,這個直流電動勢的電壓值要超過變流電路直流側的平均電壓?(比如電池電壓要高于電路中的電阻壓降)。
?作用:相當于給逆變過程提供一個“反向推力”,讓電流能持續從直流電源流向交流電網。
?條件2:控制角α要“調過頭”(大于90°)?
?回顧觸發角:之前講過,觸發角α決定了晶閘管在交流電壓的哪個時刻導通(0°~180°之間)。
?逆變的關鍵操作:
正常整流時,α通常在0°~90°,讓晶閘管在上半周導通,輸出正向直流電壓。
逆變時,需要把α調到90°~180°,讓晶閘管在交流電壓的下半周才導通。
?結果:直流側的電壓U_d會變成負值(比如原本是+5V,現在變成-5V)。
?比喻:就像把“水流方向”突然反轉,但必須依賴外部水源(直流電動勢)的壓力才能實現。
?三、為什么半控橋或帶續流二極管的電路不能逆變?
?半控橋:只用部分晶閘管控制電流方向,無法主動讓電流反向(比如只能控制導通,不能關斷)。
?續流二極管:它的作用是防止電流突變損壞設備,但它會“強制”電流始終朝一個方向流動(比如總讓電流從正極到負極)。
?后果:這兩種電路的直流側電壓U_d只能是正值或零,無法出現負值,因此無法滿足條件2(U_d為負)?,也就不能實現逆變。
?四、全控電路的優勢
?全控電路?(比如用IGBT或可關斷晶閘管GTO):
晶閘管不僅可以被觸發導通,還能被主動關斷。
通過調整α角,既能控制導通時間,也能控制關斷時間,從而靈活改變U_d的正負。
?應用場景:變頻器、太陽能逆變器、高鐵牽引系統等需要雙向電能轉換的地方。
?五、舉個栗子:電動車電機的反向轉動
?需求:電動車需要倒車,相當于讓電機反轉。
?實現過程:
?條件1:電池的電壓方向必須和電機繞組的電流方向匹配(極性對得上)。
?條件2:通過逆變器將α調到90°以上,讓輸出的交流電頻率和方向改變,驅動電機反轉。
?半控橋的局限:如果用半控橋,電機只能單向轉動,因為無法生成反向電壓。
?六、總結
有源逆變就像“逆向開車”:
?油門(直流電動勢)?:必須踩夠油門(電壓足夠高),才能克服慣性(電路阻力)。
?換擋(控制角α)?:必須掛到倒擋(α>90°),才能讓車反向行駛。
?變速箱(全控電路)?:普通變速箱只能前進,而全控電路既能前進又能倒車,還能精準控制速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