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登錄操作
mysql + 指定選項
選項:
<1> -h
指定ip地址,即連接的主機,不帶時,默認連本機
<2> -P
指定的端口號,指定默認端口號(配置文件中進行配置)
<3>-u
指定的用戶
<4>-p
代表密碼,密碼一般不會回顯
systemctl +
2、 相關基礎知識
<1>
mysql實際上是一種基于CS模式網絡服務,其中mysql是數據庫服務的客戶端,mysqld是數據庫服務的服務端。
<2>
數據庫一般就是指,在磁盤或內存中存儲的特定結構組織的數據。
<3>
為什么要使用數據庫,不用文件? – 一般的文件確實提供了數據的存儲功能,但是文件并沒有提供非常好的數據管理能力(用戶角度)。除此之外還存在安全問題,在程序中控制不方便等問題
<4>
數據庫本質:對數據內容存儲的一套解決方案,你給我字段或要求,我直接給你結果即可。
<5>
免密登錄: 打開 /etc/my/cnf文件,再mysqld的最后一欄配置中加上skip-grant-tables,使用systemctl restart mysql命令重啟服務。
<6>
開機自動啟動:systemctl enabke mysqld
systemctl daemon-reload
<7> 創建數據庫本質就是在系統中創建一個目錄,建表就是創建文件。而且程序員不對文件直接操作。
<8> 服務器,數據庫,表的關系
<9> SQL分類
3 數據庫的相關操作
<1>創建數據庫
create database name,本質是再創建一個目錄。
<2>刪除數據庫
drop database name, 刪除目錄
<3>編碼集
創建數據的時候會有·兩個編碼集:<1>數據庫編碼集,用于未來存儲數據庫;<2>數據庫校驗集,用于支持數據庫進行字段比較使用的編碼。本質上也是一種讀取數據庫中數據的采用的編碼格式。數據庫無論對數據進行任何操作,都必須保證操作和編碼必須是編碼一致的。
<4> 編碼集操作
編碼集: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_database_set’
校驗集:show variables like
‘collation_database’
查看數據庫支持的所有編碼集:show charset
創建指定編碼集的數據庫:create database name charset = name / create database name charset = namecollate name/ create database name character set name;
<5>查看在哪個數據庫
select database();
<6>數據庫的備份
備份后還原: source + 還原數據庫的備份路徑
<7>創建表
<8>修改表
alter tables 表名 modify + 需要修改的屬性行名稱(覆蓋式,例如name char(60));
改表名:alter table name rename to newname;
改行名:alter table name change newname + 原來的行名
這里不推薦修改數據表的名稱
<9>刪除表
drop table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