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
擾動估測器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向電機系統施加特定的擾動信號,觀察系統響應的變化,然后利用系統的動態模型和控制理論來估計未知參數,如慣量和摩擦系數 。一般基于電機的運動方程建立數學模型,結合觀測到的電機實際運行數據(如轉速、轉矩等),通過一定的算法來計算未知參數。
具體方法
基于自適應控制的方法
-
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MRAC)
- 原理:設計一個參考模型,該模型具有已知的理想動態特性(包含假設的慣量和摩擦系數等參數)。將電機實際系統的輸出與參考模型的輸出進行比較,得到誤差信號。然后設計自適應律,根據誤差信號實時調整電機控制系統中的參數估計值,使得實際系統輸出逐漸逼近參考模型輸出。
- 步驟:
- 建立電機的動力學模型,例如對于永磁同步電機,其數學模型包含電磁轉矩方程、機械運動方程等,其中慣量和摩擦系數是待估參數。
- 設計參考模型,通常是一個具有期望性能指標(如期望的轉速響應曲線)的系統模型。
- 構建自適應律,常見的有基于梯度下降法或最小均方誤差(LMS)算法的自適應律。例如,對于參數估計值 θ ^ \hat{\theta} θ^(包含慣量和摩擦系數),自適應律可以表示為 θ ^ ˙ = ? γ e ? \dot{\hat{\theta}} = -\gamma e \phi θ^˙=?γe?,其中 γ \gamma γ 是自適應增益, e e e 是跟蹤誤差(參考模型輸出與實際系統輸出的差值), ? \phi ? 是與系統狀態相關的回歸向量。
- 在實際系統中實時運行自適應算法,不斷更新參數估計值,直到收斂到穩定狀態,此時的估計值即為電機慣量和摩擦系數的估計結果。
-
模型無關自適應控制(MIAC)
- 原理:不依賴于精確的電機數學模型結構,直接從輸入輸出數據中提取系統的動態特性信息來估計參數。通過設計特殊的輸入信號(如偽隨機二進制序列 PRBS 等),使系統產生豐富的動態響應,然后利用在線辨識算法對輸入輸出數據進行處理,從而估計出慣量和摩擦系數。
- 步驟:
- 向電機施加特定的擾動輸入信號,采集電機的轉速、轉矩等輸出數據。
- 利用遞推最小二乘法(RLS)、卡爾曼濾波等算法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以 RLS 算法為例,它通過不斷更新參數估計值,使得估計模型輸出的預測誤差平方和最小。具體迭代公式為 θ ^ ( k ) = θ ^ ( k ? 1 ) + K ( k ) [ y ( k ) ? ? T ( k ) θ ^ ( k ? 1 ) ] \hat{\theta}(k)=\hat{\theta}(k - 1)+K(k)[y(k)-\phi^T(k)\hat{\theta}(k - 1)] θ^(k)=θ^(k?1)+K(k)[y(k)??T(k)θ^(k?1)],其中 y ( k ) y(k) y(k) 是第 k k k 時刻的輸出測量值, ? ( k ) \phi(k) ?(k) 是第 k k k 時刻的回歸向量, K ( k ) K(k) K(k) 是增益矩陣。
- 經過足夠長時間的在線辨識后,得到電機慣量和摩擦系數的估計值。
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方法
- 原理:滑模觀測器是一種非線性觀測器,通過設計合適的滑模面和控制律,使觀測誤差在滑模面上滑動,從而實現對系統狀態的準確估計。對于電機系統,可以將慣量和摩擦系數相關的參數融入到狀態變量中,然后利用滑模觀測器對這些參數進行估計。
- 步驟:
- 建立電機的滑模觀測器模型,通常包括對電機狀態的預測方程和滑模面設計。例如,對于電機的轉速和位置狀態,設計滑模面函數 s = x ˙ ? x ^ s = \dot{x} - \hat{x} s=x˙?x^,其中 x x x 是實際狀態, x ^ \hat{x} x^ 是觀測器估計的狀態。
- 設計滑模控制律,使得觀測誤差 s s s 趨近于零。常見的滑模控制律包含符號函數項,以保證系統能夠快速到達滑模面并在滑模面上保持滑動。
- 在實際運行中,通過觀測電機的輸入輸出信號(如電壓、電流、轉速等),利用滑模觀測器進行實時計算,最終得到電機慣量和摩擦系數的估計值。由于滑模觀測器存在抖振現象(由于符號函數的使用),通常需要采用邊界層法等方法對其進行改進,以提高估計的精度和穩定性 。
注意事項
- 擾動信號的設計:擾動信號的類型、幅值和頻率等參數對估測結果有重要影響。合適的擾動信號應能使系統產生明顯且易于分析的響應變化,同時避免對電機正常運行造成過大干擾。
- 噪聲和干擾處理:實際系統中存在各種噪聲和干擾,如測量噪聲、電磁干擾等,這些會影響估測的準確性。可以采用濾波技術(如低通濾波器、卡爾曼濾波等)對采集的數據進行預處理,以提高數據質量。
- 系統建模誤差:電機的實際模型往往較為復雜,在建立數學模型時會存在一定的簡化,導致建模誤差。需要對模型的準確性進行評估,并在估測算法中考慮如何減小建模誤差的影響 。
正文
大體思路
dob本質就是基于電機機械模型進行估測TL,類似隆博戈二階觀測器
DOB擾動估測器
z54在線慣量觀測:
二階隆博戈觀測器,觀測負載轉矩TL,然后利用TL去修正B的值,然后再修正J的值
在線觀測器設計
iq 和 iL 可以比作Tq和TL ,本文的Kt融入了pi控制器中
二階巴特沃斯設計極點帶寬
定轉速且無載,TL = 0,第6式 可以轉化為 第9式
先估測B再估測J
實驗:
抑制粘滯摩擦
靜摩擦 動摩擦 庫倫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