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本地化部署Dify+Deepseek
一、下載Docker
前往 Docker 官網 下載 Docker Desktop,按序安裝。
1.1啟用WSL
打開本機的控制面板
=>程序
=>啟用或關閉 Windows 功能
,勾選:
-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統
- 虛擬機平臺(若無該選擇則勾選 Hyper-V )
- 遠程差分壓縮 API 支持。
點擊確定后進行重啟。
1.2 遷移Docker位置
Docker的安裝位置與下載位置都默認在C盤中,因此要手動進行遷移,防止C盤爆滿;
- 導出docker-desktop
wsl --export docker-desktop E:\[你的路徑]\docker-desktop.tar
- 注銷docker-desktop
wsl --unregister docker-desktop
- 新路徑中重新導入docker-desktop
wsl --import docker-desktop E:\[你的路徑]\docker-desktop E:\docker_data\docker-desktop.tar
- docker-desktop中修改鏡像存儲路徑
二、Dify的下載與環境配置
2.1 Dify項目下載
使用git拉取Dify項目或下載項目壓縮包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langgenius/dify.git
2.2 Dify項目環境配置
1.在2.1 中下載的項目文件中,找到docker文件夾,雙擊進入后找到.env.example
文件,將其重命名為.env
;
2.在docker文件夾中打開cmd終端,運行docker環境;
docker compose up -d
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請求超時
docker:Error reponse from deamon:Get "registry-1.docker.io/v2...":net/http:request canceled while waiting for connection...
的報錯,可能是鏡像請求失敗的問題,此時需要替換docker的相關鏡像地址。
進入docker桌面端后點擊右上角設置,進入Docker Engine
進行配置修改。配置如下:
{"builder": {"gc": {"defaultKeepStorage": "20GB","enabled": true}},"experimental": false,"registry-mirrors": ["https://docker.m.daocloud.io","https://docker.imgdb.de","https://docker-0.unsee.tech","https://docker.hlmirror.com","https://docker.1ms.run","https://func.ink","https://lispy.org","https://docker.xiaogenban1993.com"]
}
此時點擊
Apply & restart
,等待重啟后重新運行docker環境即可正常拉取。
拉取完畢后,在docker桌面端中可以看到相關環境已啟動,如下:
2.3 Dify安裝
在瀏覽器中訪問地址http://[本機IP]:[端口號]/install
即可。
此處的本機IP,即局域網可訪問本機的地址。端口號則可以在2.2Dify項目環境配置中,打開
.env
文件對NGINX_PORT
與EXPOSE_NGINX_PORT
進行修改,例如改為8081,則可以訪問Dify的地址為:http://192.168.0.1:8081/install。
此時進入Dify應用后,需要先設置一個管理賬戶。
設置完畢后登錄即可進入Dify。
三、Dify關聯本機運行的deepseek
3.1 配置Ollama服務開放局域網訪問
Ollama是一個本地 AI 服務工具,默認情況下它只能在本地訪問。如果想要在局域網中共享 Ollama 服務,需要配置防火墻以開放對應的端口。
3.1.1 配置 Ollama 服務的監聽地址
Ollama 服務使用環境變量 OLLAMA_HOST 來指定監聽的地址,默認情況下,它只監聽localhost,即只能本地訪問。如果要讓局域網內其他設備訪問 Ollama 服務,需要將
OLLAMA_HOST
設為0.0.0.0
。
在 Windows 中環境變量中新建變量名OLLAMA_HOST
,變量值0.0.0.0
。
3.1.2 開放防火墻端口
使用管理員身份運行命令提示符,按以下命令依次執行。
- 為 Ollama 服務開放 11434 端口(TCP 協議):
netsh advfirewall firewall add rule name="Allow Port 11434" dir=in action=allow protocol=TCP localport=11434
- 如果 Ollama 使用的是 UDP 協議,可以將命令中的 TCP 改為 UDP:
netsh advfirewall firewall add rule name="Allow Port 11434" dir=in action=allow protocol=UDP localport=11434
- 通過以下命令確認規則是否正確添加:
netsh advfirewall firewall show rule name="Allow Port 11434"
完成上述操作后,在本機或同局域網中的設備對地址:http://[本機地址IIP]:11434
進行范圍,若訪問后頁面顯示Ollama API相關的信息,則端口已開放成功。
3.2 修改Dify運行配置文件
在2.2Dify項目環境配置中,打開.env
文件,末尾新增配置如下:
# 啟用自定義模型
CUSTOM_MODEL_ENABLED=true
# 指定 Ollama 的 API 地址(根據部署環境調整 IP)
OLLAMA_API_BASE_URL=http://[本機IP]:11434
其中的OLLAMA_API_BASE_URL
配置的地址即開放后的Ollama服務地址。
3.3 配置Dify大模型
- 點擊Dify中右上角的頭像后點擊設置;
- 點擊
模型供應商
在右側選項卡中找到Ollama,鼠標懸停后點擊添加模型
,填寫模型名稱與基礎URL點擊保存即可。
3.4 新建第一個Dify應用
在Dify主頁中的創建應用
中點擊創建空白應用
,彈出創建彈窗后,選擇聊天助手
,輸入應用名稱與描述后點擊創建
即可。
首次創建的應用,使用的模型不是我們想要的本地deepseek,此時點擊右上角發布按鈕左側的模型選擇框,點擊后將有下來框可以選擇本地Ollama中運行的deepseek(圖例為已添加deepseek后的狀態,可對模型相關參數進行調整)。
此時,可以在聊天輸入框中輸入 你是誰? 進行測試,若能夠回答,則Dify對接本地deepseek成功。
參考文檔
1.從零開始!在 Windows 上安裝與配置 Dify;
2.DeepSeek + Dify :零成本搭建企業級本地私有化知識庫保姆級教程;
3.在 Windows 上配置 Ollama 服務并開放局域網訪問;
4.Dify官方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