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09年,Google公司發布了一種新的編程語言,名為Go(或稱為Golang),旨在提高編程效率、簡化并發編程,并提供強大的標準庫支持。Go語言的設計者們希望通過Go語言能夠解決軟件開發中的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比如并發編程的復雜性、垃圾回收機制的效率以及跨平臺的兼容性等。以下是Go語言的一些關鍵背景和特性:
- 并發編程
Go語言內置了并發原語,如goroutines和channels,這使得并發編程在Go中變得既簡單又高效。goroutines是Go的輕量級線程,由Go運行時管理,channels用于在goroutines之間進行通信。 - 垃圾回收
Go使用自動垃圾回收機制,這大大減少了內存泄漏的風險,同時也讓開發者可以更專注于編寫代碼邏輯而不是內存管理。 - 靜態類型
雖然Go支持類型推導,但它是一種靜態類型語言。這意味著變量在聲明時必須指定類型,這在大型項目中有助于保持代碼的一致性和可維護性。 - 簡潔的語法
Go的語法簡潔明了,易于學習。它避免了過多的括號和分號,使得代碼更加清晰。 - 標準庫和工具鏈
Go有一個強大的標準庫,涵蓋了網絡編程、加密、壓縮、并發原語等多種功能。此外,Go還提供了高效的工具鏈,如go tool、godoc等,支持跨平臺編譯和測試。 - 性能
Go旨在提供高性能的執行效率。它的編譯速度快,運行時性能優異,特別適合編寫需要高性能的網絡服務。 - 跨平臺
Go支持跨平臺編譯,可以輕松地將程序編譯成在Windows、macOS、Linux等多種操作系統上運行的二進制文件。 - 社區和生態系統
Go語言擁有一個活躍的社區和豐富的生態系統。許多流行的開源項目都是用Go編寫的,如Docker、Kubernetes等。
自從2009年發布以來,Go語言已經經歷了多個版本的迭代和改進,持續吸引著全球開發者的興趣和使用。其簡潔性、高效性以及強大的并發處理能力使其成為構建高性能網絡服務的首選語言之一。
Go 版本發布
Golang的社區非常活躍,每隔半年就會發布一個穩定版本。從Go版本長期演化的過程看,主要尊崇4個點:
- 性能優化:持續提升GC效率與編譯速度
- 工程化支持:模塊化依賴管理的完善之路
- 現代特性:泛型、錯誤處理等關鍵特性補全
- 安全增強:內存安全、加密算法持續升級
由于在工作中使用的版本是Golang1.18,因此在Golang深度學習這些文章中,所有的代碼是基于Golang1.18版本探討。但實際建議新手學習的時候從Go1.20開始學習,因為這個版本對于性能有了極大的優化,無論是編譯速度還是GC延遲降低都有不錯的提升。并且提供了新的runtime性能分析工具以及errors.JoinAPI
用于支持多錯誤。
如果想查看Golang版本發布說明可以通過 Golang官網版本發布說明 網站了解。順便推薦幾個常用的Golang網站:
- https://golang.google.cn/
- https://go.dev/dl/
- https://studygolang.com/dl
文章鏈接
golang深度學習-基礎篇
golang深度學習-協程與GMP模型
golang深度學習-并發控制
golang深度學習-內存管理(待完成)
golang深度學習-性能分析(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