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場景:
在一個使用Varnish作為反向代理的Web應用中,我們依賴CDN(內容分發網絡)來緩存靜態資源(如圖片、CSS、JavaScript文件等),以提高全球用戶的訪問速度并減輕源站服務器的負載。然而,在實際運行中,我們遇到了一個問題:CDN緩存的靜態資源全部一直回源,導致源站服務器負載過高,響應時間延長,用戶體驗下降。
問題描述:
癥狀表現
- 高源站流量: 監控數據顯示源站接收到大量本應由CDN處理的請求。
- 低緩存命中率: CDN平臺中顯示靜態資源的緩存命中率遠低于預期。
- 響應時間延長: 用戶體驗到比預期更長的頁面加載時間。
- Via 頭部異常: 在響應頭中發現了額外的 Via 信息,例如 1.1 yjcm-varnish-0 (Varnish/7.6), cache14.l2et135-6[2,0],這可能是導致CDN失效的原因之一。
產生影響
這些癥狀直接影響了用戶體驗和網站性能,增加了服務器負載,當時LB帶寬幾乎要達到上限。隨著系統響應時間逐漸變慢,用戶體驗急劇下降。因此,解決這個問題對于提升網站的整體性能至關重要。
原因分析:
經過詳細的日志分析和技術排查,我們確定以下因素可能導致了上述問題:
1. Via 頭部的影響:
- 標準的 Via 響應頭用于標識請求經過的代理服務器鏈。如果Varnish保留或添加了這個頭部,某些CDN可能會誤判請求路徑,進而影響緩存決策。
- 特別是當 Via 頭部包含多個代理服務器的信息時,可能會使CDN認為每個請求都是唯一的,從而阻止了緩存的有效利用。
2. 自定義VCL邏輯:
- 如果Varnish配置中有特定的邏輯來決定何時緩存內容或如何處理請求,這些邏輯可能會與CDN的預期行為相沖突,導致緩存策略不再適用。
3. Cookie處理:
- 默認情況下,如果請求包含 Cookie 頭部,Varnish通常不會緩存該請求。這可能導致靜態資源因為會話信息而被視為獨特的,從而繞過了緩存。
4. 緩存控制頭部不一致:
- Varnish可能修改了來自后端服務器或CDN的關鍵HTTP頭部信息(如 Cache-Control, Expires),導致CDN認為這些資源不應該被緩存。
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Varnish與CDN之間順暢協作,最大化緩存效率并提升整體網站性能。同時,我們也針對系統性能進行了優化,以改善響應時間。
1. 修改 vcl_deliver 子程序
通過調整 vcl_deliver 子程序,可以實現更清晰的緩存狀態指示,并避免不必要的頭部沖突:
# 交付子程序 (vcl_deliver)
sub vcl_deliver {# 顯示緩存命中/未命中信息# 這個邏輯用于在響應頭中添加一個自定義的頭部 X-Varnish-Cache,# 以便后續可以通過這個頭部判斷請求是否被緩存命中。if (obj.hits > 0) {set resp.http.X-Varnish-Cache = "hit"; # 如果緩存命中(即該對象已被緩存并再次訪問),則設置 X-Varnish-Cache 為 hit} else {set resp.http.X-Varnish-Cache = "miss"; # 如果緩存未命中(即該對象是第一次訪問或緩存已過期),則設置 X-Varnish-Cache 為 miss}# 將 Via 頭的內容復制到 X-Varnish-Via 頭# Via 是一個標準的HTTP頭部,用來標識請求經過的代理服務器鏈。# 為了避免影響CDN對緩存決策的理解,我們將原始的 Via 頭內容復制到一個新的頭部 X-Varnish-Via,# 并刪除原來的 Via 頭,確保CDN不會因為額外的代理信息而誤判請求路徑。if (resp.http.Via) {set resp.http.X-Varnish-Via = resp.http.Via; # 將原始 Via 頭內容復制到新的 X-Varnish-Via 頭unset resp.http.Via; # 刪除原來的 Via 頭,避免干擾CDN的緩存決策}
}
解釋:
- 顯示緩存狀態: 通過添加 X-Varnish-Cache 響應頭,提供了關于緩存命中的明確指示,這對于調試和理解緩存行為非常有用。
- 清理 Via 頭: Via 頭通常用于標識請求經過的代理服務器鏈。將其內容復制到 X-Varnish-Via 并刪除原始 Via 頭,可以幫助減少混淆,并確保CDN能夠正確解析響應。
2. 同步緩存控制頭部
確保Varnish不會覆蓋或修改來自后端服務器或CDN的關鍵緩存控制頭部,如 Cache-Control 和 Expir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同步這些頭部:
sub vcl_backend_response {# 同步 Cache-Control 和 Expires 頭部if (beresp.http.Cache-Control && beresp.http.Expires) {set beresp.http.Cache-Control = beresp.http.Cache-Control;set beresp.http.Expires = beresp.http.Expires;}
}
3. 確保緩存一致性
確保Varnish和CDN之間的緩存策略一致,特別是對于靜態資源的緩存控制頭部:
- 標準化響應頭部: 保持所有響應頭部的一致性,有助于維持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性能。
- 檢查緩存標簽: 確認Varnish和CDN都支持并正確處理緩存標簽(如 ETag, Last-Modified)。
4. 測試與驗證
- 測試清除效果: 在非生產環境中進行更改前,先在一個小范圍內測試,確保不會對用戶體驗產生負面影響。
- 監控性能變化: 使用性能監控工具來跟蹤實施更改后的性能指標,確保問題得到解決且沒有引入新的問題。
結論
通過精心調整Varnish配置并遵循最佳實踐,我們可以確保Varnish與CDN之間順暢協作,最大化緩存效率并提升整體網站性能。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和其他開發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幫助解決類似的緩存失效問題。如果有更多復雜的需求或疑問,建議參考官方文檔或尋求專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