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之路————go環境的初始化
- 前言
- 一、Go的安裝
- 二、環境配置
- 三、初始化一個新項目
- 四、常用的一些指令
前言
- 我是一名多年Java開發人員,因為工作需要現在要學習go語言,Go語言之路是一個系列,記錄著我從0開始接觸Go,到后面能正常完成工作上的業務開發的過程,如果你也是個小白或者轉Go語言的,希望我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 有關go其他基礎的內容的文章大家可以查看我的主頁,接下來主要就是把這個系列更完,更完之后我會在每篇文章中掛上連接,方便大家跳轉和復習。
一、Go的安裝
官網:https://go.dev/dl/。如果網不好的記得上梯子
關于go的版本,go最大的一個版本改動,就是Go的1.18版本,我愿把它和java8相比,1.18版本引入了泛型(后面會講),但是大多數生產企業會選擇1.19版本,因為它相比上個版本更加的完善。
我在官網四處找了一下,沒有發現有明確指出的LTS版本,在本文書寫的時候,最新版本是1.23.4版本,因為我是寫文章和測試用,我們就選擇這個最新的版本,Windows環境下記得下載我下圖紅框選的,不要下載到32位版本的了。
.
二、環境配置
- GOROOT
作用:GOROOT 指向 Go 語言的安裝目錄,這個目錄包含了 Go 的標準庫、編譯器、解釋器等核心組件。當你執行 go 相關命令時,系統會依據 GOROOT 找到這些基礎的運行和編譯資源。 - GOPATH
作用:GOPATH 是 Go 的工作空間目錄,它是一個存放你自己編寫的 Go 代碼、下載的第三方依賴包的地方。 - Go Mod
作用:1.13版本后,官方推薦的新一代包管理工具
GOROOT是我們必須配置的,但是現在官方推薦使用go mod,所以GOPATH的作用就被弱化了,但是這里還是建議配置上,因為有些老項目還會用這個,如果go mod找不到,就會從GOPATH 的目錄去尋找。
步驟:直接上圖吧
第一個是goroot,第二個是protobuf的環境變量,不用這個的可以不管,第三個就是go path的目錄。
控制臺測試一下配置是否成功,出現go的版本則配置正確。
三、初始化一個新項目
-
我這里用的編輯器是GoLand 2022.3
-
對新項目進線一下配置,打開enable go mod,并且配置代理:GOPROXY=https://mirrors.aliyun.com/goproxy/,國內這環境懂得都懂。
控制臺開啟go mod,輸入以下神秘代碼:go env -w GO111MODULE=on
-
新建main文件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fmt.Println("hello world") }
-
運行
-
如果我們從github上拉取了一個新項目,沒有go mod
四、常用的一些指令
1.如果我們從github上拉取了一個新項目,沒有go.mod文件,terminal中切換到項目目錄,執行一下代碼
go mod init module-name
其中module-name替換為具體的項目名就好了
2.刷新和整理包的命令
go mod tidy
這個命令會自動掃描項目代碼,分析代碼里導入的所有包,把這些依賴包的相關信息,像是版本號、哈希值等,正確添加到 go.mod 與 go.sum 文件當中 ,go.sum 主要用于校驗依賴包的完整性,防止包被篡改。
3.我們要引入一個外部包
go get url
其中的url基本都是github的地址,比如我們項目中要引入redis的包依賴
go get github.com/go-redis/redis/v8
如果我們要加入具體版本號,就在最后面用@符號,然后加入版本號就行
go get github.com/go-redis/redis/v8@v1.1.0
到這,我們的環境就搭建好了,下一篇,跟我一起走進go的基礎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