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橋(Story Bridge)位于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建造于1940年,全長777米,橫跨布里斯班河,可載汽車、自行車和行人往返于布里斯班的北部和南部郊區。故事橋是澳大利亞最長的懸臂橋,是全世界兩座手工建造的大橋之一,于1992年被列入昆士蘭州歷史遺產名錄。
2023年故事橋的南側新建了一條供行人和自行車通行的地下通道。為了在施工挖掘過程中監測立柱可能發生的位移,從而保障故事橋的穩定性,RPS測量團隊承接了這個項目。
1解決方案
RPS團隊在整個工地的立柱上部署了七臺Trimble LaserTilt90監測傳感器,重點關注對挖掘敏感的位置。每個傳感器都被設置為每小時進行一次測量,如果任何測量結果達到閾值,就會實時觸發警報系統。傳感器獲取的測量結果由現場路由器發送到Trimble 4D Control (T4D)軟件,該軟件負責收集、分析和記錄數據,并控制警報系統。
項目負責人Nick Morey說道:“由于現場空間狹小,從安全和后勤角度來看,現場人員越少越好。客戶原本希望每月進行一次傳統的全站儀監測。而如今的監測傳感器解決方案為其監測系統提供了更嚴謹的保障。”
為了實現監測網絡的冗余,每根立柱都放置了一個監測傳感器,這樣測量團隊就能夠監測3D定位、傾斜度和柱間距離的多變量變化。還可以記錄溫度測量值,這將為因結構膨脹/收縮而記錄的任何微小(毫米級)差異提供背景信息。每個傳感器的連接支架底部還安裝了一個監測棱鏡,必要時可進行Trimble SX12影像全站儀的手動測量。
2挑戰
除了建筑施工現場常見的混亂之外,其中一堵新建的混凝土墻需要在裝有監測傳感器的立柱上放置臨時支撐,導致這些墻體支撐直接阻擋了到原始測量位置的距離測量。
“值得慶幸的是,在傳統測量確認沒有發生立柱位移后,受影響的基線距離能夠在T4D內重新設定。”Morey說。
3結論
在長達一年的施工期間,7臺監測傳感器共進行了120000+的測量,測量團隊未發現立柱有明顯的位移。在施工期間,T4D曾多次發出警報,但經過現場調查后發現,所有警報都是由于施工干擾造成的。
“我們收集的數據量比使用傳統技術收集的少量數據更有用,”Morey說,“如果檢測到位移的情況,更多的數據有助于確定位移的時間和原因。”
4自動化激光監測解決方案的優勢
對測量員親臨現場的要求較低——經濟高效又安全。
可以遠程更新測量頻率(如果需要,每分鐘最多五次),以便在進行高強度工作時提供額外保證。
可根據需要提供實時數據。
【滬敖3D】是一家致力于三維數字化行業解決方案的技術型企業,擁有豐富的三維項目經驗,公司以行業應用為出發點,為客戶提供三維數字化采集、三維數據處理、三維數據管理等一系列應用服務。目前主要服務于制造業(汽車、航空航天、船舶、模具、鑄造以及各種機械)、建筑業(建筑設計、施工、裝修等)、文化遺產(博物館、古建筑、考古等)、數字化工廠、警用公共安全、影視制作、教育等行業。提供質量檢測、三維建模、逆向工程、數字存檔、GD/T分析、有限元分析、虛擬安裝、干涉分析、工程測繪、形變監測、3D打印等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