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數據庫系統概述
- 1 基本概念
- 2 現實世界的信息化過程
- 3 數據庫系統內部體系結構
- 4 數據庫系統外部體系結構
- 5 數據管理方式
一、數據庫系統概述
1 基本概念
數據: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
數據庫(DB):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可共享的大量數據集合
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位于用戶和操作系統之間的一層數據庫管理軟件
- 數據庫管理系統功能
- 數據定義
- 數據操縱
- 數據庫運行管理(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
- 數據庫建立和維護
數據庫系統(DBS):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數據庫后的系統(軟件)
DBS=DB+DBMS
2 現實世界的信息化過程
概念模型的術語:
- 實體、屬性、碼、域(屬性的取值范圍)
- 實體型:具有相同屬性的實體
- 實體集:同一實體型的實體集合
- 聯系
最重要的數據模型:關系模型
- 要求:每個分量必須是不可分的數據項
- 缺點:查詢慢
- 包含
- 數據結構:描述數據,以及數據間的關系
- 數據操作
- 完整性約束
- 實體完整性
- 參照完整性
- 用戶自定義完整性
3 數據庫系統內部體系結構
三級模式結構:
模式(邏輯):全體邏輯結構和特征的描述
- 一個數據庫只有一個模式
- 要有:邏輯結構、數據間聯系、安全性完整性
外模式(用戶):視圖,每個用戶看到的不一樣,局部的,可以有多個
內模式(存儲):對應的存儲結構
外模式/模式映像:
- 模式改時,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應改變,使外模式保持不變
- 從而使應用程序也不必改,數據程序之間獨立
- 可以有多個
- 保證邏輯獨立性
模式/內模式映像:
- 存儲結構改,模式/內模式映像改,使模式保持不變,使外模式不變
- 從而使應用程序也不必改,數據程序之間獨立
- 只有一個
數據庫的獨立性包括兩個方面:
- 邏輯獨立性:修改數據庫的邏輯結構時,不影響應用程序和用戶視圖
- 物理獨立性:修改數據庫的物理存儲結構時,不影響邏輯結構和用戶視圖
數據模型三要素:
- 數據結構:邏輯/存儲結構
- 數據操作:增刪查改
- 數據完整性:保證準確性、一致性、有效性
4 數據庫系統外部體系結構
客戶機/服務器結構(C/S)
瀏覽器/服務器結構(B/S)
5 數據管理方式
人工管理階段
- 數據面向具體應用
文件系統階段
- 具有一定獨立性
數據庫系統階段
特點
- 數據結構化
- 冗余度低、數據共享
- 數據獨立性高:應用程序和數據獨立,由二級映像來保證
- 數據由DBMS統一管理
數據庫系統和文件系統的本質區別是數據庫系統的數據結構化
文件系統是為了存儲和簡單管理文件而設計的,而數據庫系統則是為了高效管理大量結構化數據,提供更復雜的查詢、事務控制和數據完整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