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描述:
Apache MINA 是一個功能強大、靈活且高性能的網絡應用框架。它通過抽象網絡層的復雜性,提供了事件驅動架構和靈活的 Filter 鏈機制,使得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地開發各種類型的網絡應用。
Apache MINA 框架的 ObjectSerializationDecoder 類中存在一個反序列化漏洞。漏洞原因是ObjectSerializationDecoder 使用 Java 原生的反序列化機制處理傳入的字節流時,沒有進行充分的安全性檢查和類名過濾。使得攻擊者可以通過構造惡意序列化數據,利用 Java 反序列化機制的缺陷執行任意代碼。
該漏洞僅在應用程序使用 IoBuffer#getObject() 方法,并通過ProtocolCodecFilter和ObjectSerializationCodecFactory進行數據處理時才會受到影響。
CVE編號:
CVE-2024-52046
發現時間:
2024/12/25
影響范圍:
org.apache.directory.mina:mina-core 生態:maven
倉庫類型:maven 受影響的版本: 2.0.0至2.0.26
倉庫類型:maven 受影響的版本:2.1.0至2.1.9
倉庫類型:maven 受影響的版本:2.2.0至2.2.3
org.apache.mina/mina-core 生態:linux
倉庫類型:rhel:6 受影響的版本:影響所有版本
倉庫類型:rhel:7 受影響的版本:影響所有版本
倉庫類型:rhel:8 受影響的版本:影響所有版本
倉庫類型:rhel:9 受影響的版本:影響所有版本
倉庫類型:centos:6 受影響的版本:影響所有版本
倉庫類型:centos:7 受影響的版本:影響所有版本
倉庫類型:centos:8 受影響的版本:影響所有版本
倉庫類型:centos:9 受影響的版本:影響所有版本
反序列化介紹:
攻擊者通過向受信任的數據序列化過程中添加惡意數據,從而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過程中執行惡意代碼的攻擊漏洞。這種漏洞通常存在于使用序列化 (serialization) 機制存儲和傳輸數據的程序中。
反序列化常見的攻擊方式:
注入攻擊:攻擊者通過在序列化過程中注入惡意數據,將惡意代碼注入到程序中,從而實現代碼執行的目的。
反射攻擊:攻擊者使用反射機制,在序列化過程中動態生成惡意數據,并將惡意代碼注入到程序中,從而實現代碼執行的目的。
緩沖區溢出攻擊:攻擊者通過在序列化過程中向緩沖區輸入惡意數據,導致緩沖區溢出,從而破壞程序的內存管理,實現代碼執行的目的。
格式字符串攻擊:攻擊者通過在序列化過程中輸入惡意數據,導致程序使用錯誤的格式字符串,從而實現代碼執行的目的。
數據流攻擊:攻擊者通過在序列化過程中注入惡意數據,將惡意代碼作為一個數據流傳遞給程序,從而實現代碼執行的目的。
反序列化常見預防方式:
不信任輸入數據:程序應該嚴格檢查輸入數據的有效性,并避免使用不受信任的數據。
使用安全的序列化機制:程序應該使用安全的序列化機制,如 JSON 或 XML 序列化,而不是第三方序列化庫。
最小特權原則:程序應該限制對受信任數據的處理權限,并避免在運行時修改數據。
代碼審查和漏洞掃描:程序應該進行代碼審查和漏洞掃描,以發現和修復潛在的安全漏洞。
修復建議:
建議進行版本升級,官方已發布最新版本,鏈接:https://mina.apache.org/mina-project/
參考鏈接:
https://github.com/apache/mina/commit/834396355766e0c8f6bbf0493d4588b3fa9d347d
https://lists.apache.org/thread/4wxktgjpggdbto15d515wdctohb0qm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