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Embedded IDE官網:https://em-ide.com/docs/intro
我猜肯定有部分人使用SI + Keil開發STM32項目,也有vscode + Keil開發STM32程序。SI或vscode編寫代碼,然后切換Keil編譯、下載、調試程序。有一段時間,我也是這么干的。但是,程序切換來,切換去,把我整得特別難受,最終還是忍受著遠古開發工具的環境,純Keil開發。在參與新的項目開發時,有人向我推薦一款vscode插件Embedded IDE。說很好用,務必嘗試一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最終我決定后續所有的項目開發都將使用vscode + Embedded IDE插件 + Keil編譯器(需要安裝Keil軟件)。廢話不多說,開始實踐一遍。
如上圖所示,本次實驗使用安富萊的開發板 + J-LINK。
項目源碼:https://github.com/q164129345/MCU_Develop/tree/main/eide_example
一、CubeMX
如上圖所示,生成Keil工程。
說白了,就是一個Keil工程。
二、Keil
如上圖所示,簡單配置一下Keil。
接著,簡單寫一個心跳燈程序,燒錄到開發板試試,確保Keil工程沒有問題。
編譯成功。
燒錄程序也成功。
三、vscode
3.1、安裝vscode插件
如上圖所示,安裝兩個重要的插件。
安裝完插件后,進入EIDE插件,如上圖所示。
3.2、EIDE環境配置
3.2.1、安裝實用工具
如上所示,安裝built-in里的軟件。
如上圖所示,external只安裝兩個軟件。
3.3、打開插件配置
如上所示,告訴EIDE,Keil的編譯器所在位置。另外,記得勾選Axf To Elf,否則沒辦法燒錄程序。我之前漏了這里,折騰了很久很久。
3.4、導入Keil項目
如上所示,進行Keil項目導入。
選擇Yes,將EIDE的項目跟Keil項目放在一起,方便后續分別打開EIDE項目或者Keil項目。
如上所示,剛才在Keil編寫的代碼還在。
嘗試一下編譯,編譯成功并且生成hex、s19、bin文件。此時,還不能下載程序到開發板!!
3.5、構建配置
如上圖所示,構建配置里的構建器選項,跟Keil軟件的魔術棒里的配置一樣,真的是從Keil導入進來的!!!!
3.6、燒錄配置(下載程序)
3.6.1、J-LINK
3.6.2、ST-LINKv2
方法一:
如上所示,ST-LINK下載程序ok,ST-LINK不需要關心芯片的信號。
方法二(OpenOCD):